对于文学批评,人们总抱着各种各样的态度来对待之,尤其是当下这个时代,从未见过文学批评如此活跃,以至于几乎与创作齐头并进了。但令人侧目的是,文学批评有多么热火朝天,...
大变局中的社会现实与文学“使命” 经过40年的文学实践之后,人们再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现实主义上。我们有理由期待,经过对不同艺术资源的整合熔铸之后,一种生动地表现出中...
本报第1608期刊发了赵宪章教授的《“上手性”:文学理论的价值参照》一文。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认为,“上手性”也可作为文学理论反思或文论书写的价值参照,但认定“接地气”为...
近年本土语境中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的“故事转向”,首先是呼应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诉求,也呼应了当下中国人新的生活状况。在这些小说集中,小说家对故事的召唤看重的不再...
对现代诗的理解隐含着对原文本“专利”的尊重,而阐释则是留给接受者的“最惠国待遇”。 在文本“纯洁”性前提下,努力葆有文本的客观“旨意”,又克服追索中常见的阐释不足或...
我国文学近些年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并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作品数量惊人,每年出版长篇小说5000多部,这还不包括网络上的长篇巨制,自媒体上发表的诗歌更是不可计数,以至于...
散文能否虚构?这个问题在散文界和评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既然争论不休,说明争论双方各有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不妨先放下这个问题,我们从散文的本质谈起。 按照传统...
为什么还在写呢?因为终究还是盼望,和那些同时代的写作人,抛开皮囊和日常,在文字的世界、在灵魂的巅峰相逢。 1 刚读完叶兆言的新书《无用的美好》。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
什么是真实,真实的对象就是跟客观存在相符合的对象。真实是一切物理研究和精神探索感受开始及延续的基础。 在所有的文学艺术活动中,真实也像一个精灵一样时刻存在着,不能丢...
01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蒂博代(1874—1936)指出,“没有对批评的批评就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停止或者死亡。 按照韦勒克的考证,在希腊文中,“批评”的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