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移植了亦舒的种子,长出了自己的一棵树”除了人名其他的和原著都不一样了

    2017-10-14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凭借犀利洞彻的剧情、鲜活度颇高的人物,除了收视一举夺冠,也成为近年来现实主义情感剧少有的引起广泛热议的话题之作。然而,巨大...

  • 徐皓峰:电影人身后的文学青年武侠缘

    2017-10-14

    徐皓峰(中)在片场 徐皓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 1 徐皓峰走进大众的视野主要是因为电影。2011年,古装武侠电影《倭寇的踪迹》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该片入围威尼斯和多伦...

  • 彭敏:我是一个风险偏好者

    2017-10-14

    彭敏: 一个人为什么读诗写诗?理由很容易被崇高化、玄虚化。诗歌对于年少的我,是孤独寂寞时的精神寄托,也是我一无是处时的终极成就。通过读诗写诗我塑造着自我,建构着价值...

  • 陈崎嵘:人民群众永远是报告文学的“第一作者”

    2017-10-14

    《航民,一个共富的村庄》,陈崎嵘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38.00元 报告文学是时代投射到文学屏幕上的影像,人民群众永远是报告文学的“第一作者”。 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

  • 走走、田耳谈写作:青年作家要如何有“锐”气?

    2017-10-14

    “锐小说”青年作家在穗交流,走走、田耳谈写作: 青年作家要如何有“锐”气? 作家田耳 作家走走 “锐小说·新文学”青年作家交流会,上周在广州289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举行。活...

  • 对谈:女性作家面前都有一个坑

    2017-10-14

    1 吴越: 《朵小姐》初看是个小故事,乡下女孩子进城,“依附”于男人(李云雷语)的前半生,但却烛照出惊人的社会一角。你写小说有多久了?“偷偷的”还是昭告天下的? 萧耳:...

  • 走近阳光背面的孩子

    2017-10-14

    最早得知作家张雅文要写一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报告文学,是第九次全国作代会期间。听到她的采访计划,大吃一惊。年逾七旬,曾做过心脏大手术,仍旧热情饱满地投入到...

  • 文化相通展风采——文化交流名家访谈

    2017-10-14

    文化交流团参观挪威蒙克博物馆 文化交流团与奥地利国民议会议员进行座谈 文化交流团在克罗地亚科学艺术院交流 近日,全国政协文化交流团赴挪威、奥地利、克罗地亚访问,进行了...

  • 专访红学家李希凡:爱哭的人物形象不能都叫做“林黛玉”

    2017-10-14

    众所周知,如果做“红学”研究,那一般是绕不开学者李希凡的。1927年出生的李希凡是著名红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 李希...

  • 岳永逸:只要世俗不能解决全部困境,神性就有存在的可能

    2017-10-14

    岳永逸2002年7月在梨区娘娘庙会现场 作为“神性空间”的北京 书乡周刊:北京城内部和周围的“神性空间”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岳永逸: 这个空间的形成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至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