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作家未来冲击雨果奖的希望在于中短篇——访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

    2017-10-14

    刘慈欣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永远,雨果奖不会再跟我有什么关系了,”在冲击201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失败后,刘慈欣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这样对记者说。...

  • 与强军时代同行——关于军旅现实题材文学创作的对话

    2017-10-14

    新的美学原则亟待建构 傅强(主持人、本报编辑):概括新时期以来的军旅文学,有两个关键词被作家评论家反复谈及,那就是“正面强攻”和“直面现实”。这不仅道出了军旅作家与...

  • 寻找东北文化的精神原动力——专访长篇小说《唇典》作者刘庆

    2017-10-14

    人物简介: 刘庆1968年生于吉林省辉南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理事。199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97年在 《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风过白榆》。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冰...

  • 张悦然、行超对谈:写作需要彻底的寂寞

    2017-10-14

    编者按: “约会作家”是十月文学院公众号的常设栏目之一,定期邀请作家前来做客。 在位于永定门公园佑圣寺内的十月文学院,品一杯清茶,谈一本好书,赏一方胜景,寻一处怡然...

  • 《劳燕》及张翎的文学旅途“我无法分辨我到底在离去还是在归来”

    2017-10-14

    《劳燕》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7年《收获》文学排行榜上半年长篇小说榜名列第五) 毕业典礼上美军教官给中国学员发放武器 美军教官在教中国学员使用通讯设施 这一天是2015年...

  • 在现场,新伤痕,怎么办?——杨庆祥访谈录

    2017-10-14

    杨庆祥 编者按: “在现场”是青年文学批评家杨庆祥坚持的批评立场。他认为,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这个年轻的学科来说,建设“现场”,让这一“现场”更丰富,可能要比“回到历史...

  • 速泰熙:读书人的“化学反应”

    2017-10-14

    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速泰熙 生于1943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文化名人。被评为“建国五十年来产生影响的十位装帧艺术家”。设计的《吴为山...

  • 用文学丈量一座城市的成长

    2017-10-14

    上海书展开幕在即,在同期举行的“上海国际文学周”里,上海作家唐颖将与另两位作家一起,进行一场都市文学三人谈。 乡村题材作品向来是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很多重要文学奖的...

  • 王泉根:儿童文学研究有太多事要做

    2017-10-14

    儿童文学研究者是“一身三任”,因为儿童文学是与社会、学校、家庭紧密联系的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这门学科的服务对象、研究对象关系到千家万户。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为研究...

  • 岁月回声:钱谷融谈俄罗斯文学

    2017-10-14

    钱谷融,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19年9月生,江苏武进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1951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因倡导“文学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