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周勋初:读书犹如蜘蛛结网

    2017-10-14

    米寿之年的周勋初先生仍旧读书不辍,笔耕不辍 上海市南汇县人,1929年生,副博士研究生肄业。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兼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江苏文脉整理...

  • 欧丽娟:红楼内外 极简人生

    2017-10-14

    编者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欧丽娟教授也读出了自己...

  • 让自己成为更应该成为的样子蒋方舟青岛说《东京一年》摆脱惯性了解自己

    2017-10-14

    《东京一年》 作者: 蒋方舟 中信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定价: 68.00元 蒋方舟生于1989年,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十几岁就已经是举国皆知的天才儿童,少年作家,在清华大学读本科...

  • 韩羽不计肥瘦,但求抒发;闲里偷忙,余勇可嘉

    2017-10-14

    回答者:韩羽 提问者:木子吉 时间:2017年9月 简历 韩羽,山东聊城人,1931年生,1948年参加工作,河北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读信札记》《韩羽画集》《韩羽杂文自选集》《...

  • 寻找抚慰心灵的高山流水

    2017-10-14

    郑培凯 文化学者、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曾任教于纽约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 文汇出版社 评论者认为,学者郑培凯最新推出的...

  • 爱“讲故事”的文学大咖 阐述“创作的多元形态”当代著名作家叶辛做

    2017-10-14

    《孽债》(网络图片) 《家教》(网络图片) 《蹉跎岁月》(网络图片) 叶辛(网络图片) 讲座现场与观众互动 初听“创作的多元形态”这一题目,给你怎样的感受?是否和记者的...

  • 贴近文本感受文学——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谈文学阅读

    2017-10-14

    王本朝 王本朝部分学术著作 ■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刚刚过去的8月,接连举行的大型图书盛会让读者们“大快朵颐”,在缤纷的图书以及热烈的作者读者交...

  • 北京:城与年——一个作家的两本书

    2017-10-14

    和城市有关的题材,总是能格外引起共鸣。尤其是当你和作者同处于一座城市场域之时。日前,作为“北京阅读季”内容之一,作家宁肯的两本新书在北京宣武艺园做了一场活动。身为...

  • 张弛:我努力不让自己显得太聪明

    2017-10-14

    中为张弛 ◎出题者:徐昕 ◎答题者:张弛 ◎时间:2017年8月28日 ◎地点:北京张自忠路中剪子巷一小酒馆 简历 张弛,生于1960年,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北京病人》《我们都去海拉...

  • 王安忆:从文字中你可以想象出我对生活的热情

    2017-10-14

    说起王安忆,在上海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在中国文坛可称得上是大家。她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被改编成电视剧、话剧,轮番播出上演。她的创作大都以上海题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