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个人的学问功底,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殷海光和林毓生通信中殷海光说的那种,看这个人著述中引用了多少参考书,他叫盘底子。通过盘底子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学问到了什么火候...
在目前所见的众多《国语》注本中,以三国时吴国的韦昭(204-273)注本为最早,因韦注保存了现已亡佚的东汉郑众、贾逵、三国虞翻、唐固等注本的片断,更平添了其文献学价值,后来...
一. 陶穀和《清异录》 《清异录》2卷,北宋陶穀(903-970)撰。陶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因避后晋高祖讳而改姓陶。 陶穀以善文章起家,任后晋著作郎、中书...
《祖堂集》是继《宝林传》、《续宝林传》之后,又一部十分宝贵的早期南宗禅史籍。说它宝贵,“不只因为它内涵的材料,比《宝林传》完整,规模大和容量大;也不只因为它在中国失传千...
1978年在武汉地区所发现的汉铜镜上有《诗经·硕人》铭文(下文简称“汉镜诗”),虽然“汉镜诗”并不完整,录至第四章的“河水洋洋,北流”句而止,但与通行本相校,有不少异文...
“出土文献”这个词,最近十几年在学术界逐渐通行,其特点是与“传世文献”相对举。“传世文献”是指从古时传抄递印下来的文献,一般来说就是各种古籍,而“出土文献”指的是...
我国历史上大规模刊刻儒家石经凡7次。经始于东汉灵帝《熹平石经》,其后有三国曹魏齐王芳《正始石经》、唐文宗《开成石经》、五代十国后蜀孟昶《广政石经》、北宋仁宗《嘉祐石...
文彦博(1006—1097),是北宋颇有影响的一位政治家,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两拜文相,任枢密使9年。《文潞公文集》传世主要版本都是40卷本系统 。另,清代曹庭栋辑《宋百家诗存...
武林,即今日杭州。“武林藏”的资料,最早出现在《嘉兴藏?刻藏缘起》道开所撰《募刻大藏文》中。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本《募刻五台山大藏经会约》收录了道开这篇文章。道开说:...
在明代,以“唐二家”来并称李杜,这种提法并不普遍 ;而以“唐二家”命名“李杜合刻本”的情况,则更为稀少。今人周采泉在调查明代杜甫诗歌合刻合选情况时,也发现“明人《李杜合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