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阿西莫夫:把科普写成艺术

    2020-04-08

    原标题:为什么要读阿西莫夫?他把科普写成艺术,几代中国人受益 4月6日是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逝世28周年忌日,今年又是...

  • 文本的中性:人工智能对作者文学的挑战

    2020-04-07

    微软小冰出版诗集给诸多领域带来新挑战:法律上的版权问题、社会学层面的伦理问题、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写作学上的主体独创与结构化写作问题。随着微软宣布对版权的放弃,...

  • 《呼吸》:与姜一起思考熵增宇宙

    2020-04-07

    原标题:与姜一起思考熵增宇宙 ——评特德·姜科幻选集《呼吸》 《呼吸》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耿辉 / Ent / 李克勤 / 姚向辉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2月 美籍华裔作家特德·姜(Ted Chi...

  • 吴岩: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2020-04-07

    一 科幻小说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独特文学品种。在17—19世纪的漫长时间里,一些对科学改变生活状况具有“先知先觉”的作家体验到这种变化带来的神奇,创生了科幻文类。但在很...

  • 科幻电影和网剧发展简报(2017—2019年)

    2020-04-07

    一、科幻院线电影 (一)2017—2018年科幻院线电影概况 2017—2018年,科幻电影票房市场保持稳定的增速。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院线科幻片票房总量为312.04亿元,其中2017年票房...

  • 李杨:《三体》与“文学”

    2020-04-03

    摘要: 《三体》对民族国家意识、线性时间与历史意识以及人性基本元素如道德、责任、信仰、文明的全面解构,构成了对“当代文学史”乃至“当代文学”的挑战,亦为“文学”认识...

  • 科普创作经验谈:技巧、原则与怀疑精神

    2020-04-03

    一、四个半法门 我的科普技巧大致可归纳为“四个半法门”。第一个法门是要多讲故事,而且最好是真人真事,读者才会觉得有说服力。第二个法门是尽量举例子,这些例子要尽可能生...

  • 疫情之下图书为啥火?

    2020-04-0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与疫情有关的虚构和非虚构作品,引起了读者的热切关注。 毕淑敏以2003年非典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一度登上热搜,在旧书市场其价格更是一路...

  • 马传思《蝼蚁之城》:非典型的典型青少年科幻

    2020-03-31

    科幻作家马传思说他的《蝼蚁之城》是一部写给初中生读者的青少年科幻小说。 作品中的主人公马思齐和他的小伙伴苏姆、赵妍、刘小菀都是冷湖镇的初中生,叙事进程也围绕着这几个...

  • 吴岩访谈: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2020-03-31

    科幻圈专注于科幻学术研究的,很少有不知道吴岩老师的,因为他是近些年来,始终引导中国科幻领域学术研究的带头人,也是一直在开拓新科幻研究方向的领路人。 吴岩 吴岩老师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