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呼吸》:与姜一起思考熵增宇宙


    原标题:与姜一起思考熵增宇宙
    ——评特德·姜科幻选集《呼吸》
    
    《呼吸》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耿辉 / Ent / 李克勤 / 姚向辉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2月
    美籍华裔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2019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呼吸》(Exhalation),收录了他从2007年至2019年的9部小说(其中5篇曾在2015年译林出版社简体中文版《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中收录)。对这位以低产高质著称的作家而言,这本书可谓是《你一生的故事》后最重要的作品集结。本书9篇中有3篇已获得了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或星云奖,出版后也迅速收获了市场好评,如同简介所言:《呼吸》被列入《时代》周刊2019年必读书目、《纽约时报》2019年十佳好书,也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亲自推荐。
    带着4次星云、4次雨果的荣誉,特德·姜的写作被称为“thinky sci-fi”,他的作品并不拘泥于某个主题或类型,而是以对技术、命运和人生的广泛思考见长,每个故事都基于独立的设定展开(有趣而不意外的是,作者在每篇作品后附有自己的创作札记)。本文将以各篇短评的形式,略作探讨。
    《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2007)
    本篇荣获雨果奖和星云奖。一个一千零一夜式的时间旅行故事,通过一道神奇的门,他人的故事与自己的命运交汇。不可改变的时间穿越设定和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都不少见,但两者结合起来还是有美妙的魔力。对自由与宿命的经典命题,这篇故事的回答是“未来和过去没有分别,我们都无法改变,只能更深刻地理解它”。
    在我看来,最具文学性的甚至不是这种带宿命论色彩的核心概念,而是故事中的人与聆听者physically相遇,从这点看,那道门不仅是时间机器,也是虚构之壁。这让人想到保罗·奥斯特在《纽约三部曲》中类似的设计,但姜在文本上显然更接近博尔赫斯,以至于本篇可以直接放进他的《阿莱夫》中。而与这位文学巨擘相似的是,特德·姜在创作与现实跨度较大的题材时,不会花笔墨解释(科学)机制,这使得作品更有神秘和寓言色彩。
    《呼吸》(2008)
    本篇荣获雨果奖和轨迹奖。这篇同名作品几乎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却微妙地表达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堪称逆向思维的绝佳创作——不是考虑what if我们现实中的某个假设变了会如何,而是考虑有什么假设能够让我们认为现实。叙述者作为一种“氩基”智能生命,同时具有人&机的特征:空气对应血液/能源,因此,换肺就相当于换气/充电,还有字面意义的“打开心扉”“肺腑之言”;金片对应神经元/芯片处理器。
    全文隐含的命题是“谁创造了这一切”,当叙述者用机械手拆解自己大脑时,TA意识到了这和TA的“自然”手没有差异,于是我们看到对生命的洞见:“我是一种模式,我所存在的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模式”。这里的“模式”,让人想到《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的:生命是一种算法。在这个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统摄的宇宙里,每个个体都以某种方式融入到文明的大故事中,我们是文明的经历,是熵增洪流中的低熵瞬息。
    《前路迢迢》(2005)
    另一个关于时间旅行与自由意志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小的思想实验。它的物理现象表述完全没有超出现实图景,甚至略显粗糙(比如1秒的设定很容易让人想到《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中的“秒门”),但就像真实的量子计算机一样,有一些违背常理的东西从这个微小的切口涌入,撕裂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
    当我们说“常理”的时候,包括经典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由意志、机械决定论和因果链,但就像物理学家罗韦利指出的,这只是我们心智对宏观大概、模糊的体验。因此,当一个东西从亚原子层面跳出,破坏这种体验时,出现了逻辑上可能的后果:停止心智本身。有趣的是,根据近年神经科学的发现(George Dvorsky, 2013),在实验状态下,被试者做出按下按钮的决策前多达1.5秒时,神经元就会产生活跃。距离做出决策还有700毫秒时,能够以接近80%的准确率预测做出决策的时机。不知这是不是特德·姜的灵感来源,不过倒印证了1秒的设定,颇符合现实。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2010)
    本篇荣获雨果奖和轨迹奖。作为全书中最长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抚养A.I.成长的家庭故事,长篇幅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跨度:生命周期不仅在于数码体,还有人、公司和技术(比如特地提到了时兴脑机接口)。
    故事有意设置在当下时代背景,只不过基因数据化编辑下的A.I.成为一种新的赛博格/类人类,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智能生命的探索与成长:既有火星、文明温室或解谜任务机,也有对自己是谁的认知、对情感关系的体验、对自身责任的担负。这种“自我意识”与《终结者》系列中的“天网”迥异,更私人、也更有温度——作为对照,这一切同时在两位人类主角安娜和德雷克身上体现,如同伴侣/父母之于孩子。
    这里特德·姜展现了一种强烈的、也可以说保守的人文主义立场:就像任何人类经验一样,这种经历是不可化约的,用他的话说“经验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不能被压缩的”,他甚至在后记中强调了这一点(“二十年会发生什么?”);而故事的走向让我们看到,正是“为人父母”的微观经验,赋予回答那些大问题的经验。从这点说,我想到的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甚至是《少年时代》这样的电影,或许还不能说是心灵史诗,但也足够接近了。
    另一方面,这篇长文也暴露了特德·姜写作的缺陷,他笔下的角色,都像是某种思想状态的投射,缺乏真正属于自己的动机,当角色处在推动情节的位置时,你会感到微妙的虚假。比如,零一欲望公司太理想了,简直too good to be true。有趣的是,在特德·姜的笔下,一切都有兴衰存亡的生命周期,唯有论坛不倒。
    《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2011)
    有点蒸汽朋克味的抚养故事,主题仍然是人—机关系。比较巧妙的点是,“培育”智能与人还是机无关,相关的是某种连贯性/一致性。特德·姜为这个焉知非福的故事添上了古典悲剧的阴影:我是父亲的双重失败。
    《双面真相》(2013)
    双线叙事,一条是叙述者“我”对于新技术应用的态度,另一条是原住民“蒂夫人”接触西方后的转变,两条都关于记忆、语言与文明,有点像对《你一生的故事》的拆分。
    其中,叙述者线朝向未来,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记忆原理和认知赛博格。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有过一个精辟的总结“回忆是运用想象力去重建或构建。……基于我们自身的态度和看法”,达马西奥在《笛卡尔的错误》中则用“神经发放模式在早期感觉皮层触发对客体/对象的近似表征的瞬时重构”来概括,无论用什么概念阐释,记忆都涉及加工、叙述、自我的同一性,其中既包括真情实感(小说中奶奶慈祥的笑),当然也包括自欺欺人(与女儿的关系)。
    另一条线“蒂夫人”则朝向过去,延续了《你一生的故事》中异族接触、通过语言改变认知模式的主题(金基吉就像《你一生的故事》中的语言学家)。但在这条线,更被关注的是书写文明如何以它的准确性/可靠性/真性,获得对人的权威;以及,如何与口头文明的传统权威发生冲突。如果说口头文明创造“理解共同体”,那么书写作为一种权力,总是和ideology的扩张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历史中对白纸黑字、信史、逻各斯中心之类焦虑的来源。
    两条叙事线交汇之处,正是两种真实的边界与张力:事实与感知,也即英文名的含义:The Truth of Fact, the Truth of Feeling。值得注意的是,特德·姜并没有僵守在某种原教旨的人文主义立场里。他当然指出了机器记忆的局限,即“监控录像无法被称为故事片”;但小说中的“我”也看到了其优势,比如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在“让自己更好”的希望里,“我”或作者,表现出对技术开放的积极姿态。再一次,一切都没有超出一个家庭故事的情境,这让我们看到科幻写作在微观纵深上的可能性。PS,里面被超忆症拖累的舍雷舍夫斯基,可以对照阅读博尔赫斯《博闻强识的富内斯》。
    《大寂静》(2015)
    一篇配合艺术作品的命题配文,2018年上海双年展期间,我在PSA看过展品,其中探讨了(声音)语言对智能的影响(aspiration的多义性),和数码体一样,都可以看作对智慧生命可能性的探索。全文整体平庸但温暖,比起“你保重,我爱你”,我好像更喜欢《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海豚的“再见,谢谢所有的鱼”。
    《脐》(2019)
    神创论设定下的“神”展开,对宗教与科学如何共存提出了一种“或然历史”。
    当年宗教界对进化论的一种典型反驳是:像眼球这么精密的结构,怎么可能不出自上帝高超的设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考古证据、以及天体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上帝在六千年前创造世界”作为一种事实,终于退出了严肃讨论,而被教会屈尊降贵为一种隐喻(有趣的是,文中也引用了这点“他们坚称,这个故事作为寓言仍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短文是对“如果证据相反”下,科学革命如何发展的畅想,包括本初人、地心说、大教堂、《自然哲学》杂志之类的衍生概念,颇有“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乐趣。为了“荣耀上帝”“发现上帝的指纹”“理解上帝的旨意”而探索第一自然,这完全就是真实历史的再现。但在真正的理性指导下,现实总会修正我们的假设(非常特德·姜地,也会改变我们对信仰的态度),这就是隐含在宗教设定中的对科学理性的肯定。“科学才是真正的现代大教堂,一座知识的殿堂,一棱一角都像石质建筑那样壮美”。
    如同霍金说的,人类的思维是依赖模型的。不妨把宗教、哲学,科学,都看成一种解释现实的思维模型,面对“模型”的变迁,我们不能不想起罗素那句经典的哀叹:上帝啊,你给的证据太少。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2019)
    一个“平行宇宙”之间如何彼此干涉的故事,有爱情、谋杀和人生选择,因此大概是全书中最适合改编为商业片的。
    量子理论下的相干性和多重宇宙解释不是一个新鲜的主题,但相比《时空线索》《彗星来的那一夜》这种脑洞大开的电影,特德·姜在设定上更追求严谨和自洽,比如只能在激活后发现不同分支,信息传递限于物理尺度,交换数据存在容量上限,粒子扰动即会产生随机事件(抹去希特勒只需要变动一个氧分子)等。
    小说的主题还是人的自由意志、自主选择和自我负责;三者交汇,寓意对虚无主义的反抗“选择决定自我”(well,你也可以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在量子力学语境内,“选择成为更好的人”,可重述为“通过现在更好的选择,使得未来好的分支更多/波函数更好的概率更大”。平心而论,这是个不错的阐释,但我比较怀疑,在量子理论能够应用的世界,这种阐释的前提是否还存在。
    从技巧上说,在长篇幅内处理如此类型化的故事(终于出现了谋杀情节),特德·姜的文字略显平庸,略有鸡汤感。再一次的,区分人物的不是性格,而是思考的状态。这样让我感到,写作者在突破自身经验时的掣肘,很多时候,作者的个人风格,寓于这些路径依赖或者说套路中。
    特德·姜的迷人之处是他作品中呈现出的思考能力和人生局面。和一些潮流相反,他并不依赖奇观营造戏剧张力,甚至不是靠动作,而是内省,更多的内省,比如“某某思考了一下说”。我有时觉得,是这种沉思和说理的笔调,让我沉浸其中,学会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中,思考那些宏大的问题。写完上面这些短评,我也想到前不久看到过一位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
    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