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黄桂元:“养小说就是养人物”

    2017-10-14

    聚焦文学新力量 尹学芸,女,生于1964年。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曾获首届梁斌文学奖、孙犁散文奖、林语堂文学奖和全国文学作品大赛创作...

  • 沈俊峰:文字的光芒

    2017-10-14

    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我常常会琢磨文字的光芒,或者说,如何让文字组合在一起更有力量。自有文字以来,无数的著述者谁不希望自己笔下流淌出的文字,能在浩瀚夜空下闪烁出哪...

  • 王十月、郑小琼——用细腻笔触记录真实变迁

    2017-10-14

    王十月 王十月作品 王十月作品 书写带来生活的希望 2016年年底,就在王十月和郑小琼作为广东代表团成员赴京参加作代会的前两天,一条“打工作家成为《作品》 杂志副总编、副社长...

  • 马佳娜:诗书画的相互影响与互相成就——谈书画艺术对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影响

    2017-10-14

    悲天悯猫图 偶见一民间画中有此猫,便记心里。今配之一鸡,甚好甚好。 向鱼问水。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贾平凹 书/画 【文艺观潮】...

  • 林培源:王威廉,80后小说家中的“第三种人”

    2017-10-14

    “讲述体”小说与时代经验的重塑 ——王威廉小说创作综论 作为一名80后作家,王威廉自踏入小说这一行当以来,所采取的姿态就与大部分同辈人不同。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

  • 王干:汪曾祺的光芒里,是我们对传统的迷恋

    2017-10-14

    寻找日常中的诗意和雅致,是汪曾祺作品的特色。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他这样写道: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

  • 孙郁:关于茅盾的文学批评

    2017-10-14

    1980年写回忆录时的茅盾 图片由商务印书馆提供 茅盾先生作为批评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的价值并不亚于他作为小说家的价值,我自己看茅盾文学评论文章就颇多感慨,因为他的文...

  • 黄德海:梁鸿,追寻大地和生活

    2017-10-14

    早在梁鸿因两本“梁庄”广为人知之前,我就读过她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材料功夫细密,论述干脆利落,显示出扎实的学术准备和攻坚克难的决心。说起来有些狂妄,我...

  • 王刚: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读路遥

    2017-10-14

    【出书者说】 虽然路遥去世20多年了,但阅读路遥、研究路遥的热潮从未中断。他创作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温暖并影响着千千万...

  • 90岁诗人灰娃:延安儿童艺术学园的孩子,一个悄悄活着的人

    2017-10-14

    灰娃在家中读诗。 齐思蕾 拍摄 灰娃生于1927年,祖籍陕西临潼。四岁时随父母定居西安,并在西安读完六年小学。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敌机轰炸,随母亲暂居乡间。十二岁时由姐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