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全唐诗》九百卷编成后,朱彝尊即写有《全唐诗未备书目》(《潜在堂书目四种》之一),列出了可以补充的140种左右的集子,由此可见《全唐诗》有待补遗者不少。二百年...
鲁迅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杂文.成了中国新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同时又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入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据统计.他亲自辑录、校勘的整本古籍在二...
《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流传 二百三十多年前,清乾隆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
关于宋代佛教史学的影响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研究,但前辈学者或多或少有所讨论,如陈垣先生就曾认为宋代灯录体佛教史籍对后世学案体史书编撰有重要的影响,[1]苏渊雷先生则对宋...
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美誉的《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研究者的必读之书,而由于时代的变迁、旧本不易得到等因素,中华书局校点本(简称“校点本”)[1],早已成首选...
自去秋至今,笔者潜心于研读《八家后汉书辑注》(今人周天游先生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下简称《辑注》)。参考了班固等《东观汉记》、袁宏《后汉纪》、范晔《后汉书》...
田忠侠教授的《辞源考订》、《辞源续考》是已产生影响的著作。1995年中国辞书学会在哈尔滨召开第二届年会时,有人曾询问我的看法,我因为只随意看过若干条,不敢妄加评论.只以...
刘毓庆、贾培俊、张儒编著的《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部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以下简称为《别解》),以《诗经》篇目为纲,汇集了汉唐以来学者的学术笔记、杂著中论《...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所编刻的短篇小说集.原书总计有话本六十篇,现仅存二十九篇.《清平山堂话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书中保留了大量...
二十世纪李白研究成果颇多,名家辈出,而对于李白全集的整理工作却相对滞后。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由瞿蜕园和朱金城二先生整理的《李白集校注》(以下简称矍朱本),始填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