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至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了官方藏书(公藏)、私家藏书、书院藏书、寺观藏书四大系统。就官方藏书而言,西汉以前,主要是指皇...
由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从1992年10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提出方案算起,到1997年10月底全书出齐,已五易寒暑。这五年...
张志和及《渔父》词的创作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今属浙江)人。初名龟龄,后改名志和,以明经擢第,曾授左金吾卫录事军,后因事获贬,遂不仕,浪迹江湖,自号烟波钓徒,...
所谓“石经”是刻在石头上的经书,根据内容可分为儒经、佛经、道经三种;按形式分有经碑、经幢、经板、摩崖等几种。从时间上看,儒经刻石最早;从数量上看,佛经刻石最多。从文献的流...
稗(Bài)是一种类似于谷秧的野草,果实非常细小,古人取其卑微之意,有时称小官为稗官。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所...
1999年下半年,傅璇琮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时韩国在台湾大学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全文京,赠送了一份日藏宋代古籍《中兴禅林风月集》的复印材料,并有致傅的函件云:“此书藏于京...
《四库全书》内容包罗万象,但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它对于各种图书的收录、编排以及《四库全书总目》① 涉及的文体批评,集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后期社会的文体学思想观念,并产生了...
一、亘古疑案 《庄子·秋水》篇首《百川灌河》一段,是被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各种选本收录的家喻户晓的名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1)按照写...
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这和史的分期有点不同。 我国历史现在一般从有史以来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算作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