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鲁迅的生命历程中,文学翻译无疑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从1903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斯巴达之魂》算起,到生命最后时刻仍在翻译的《死魂灵》,可以说翻译活动贯穿了...
文学批评家、资深文学编辑、中国作协副主席。这三重身份只要有一种,在文坛就足以“权重”。而李敬泽集三重身份于一身,他的重要可想而知。当然,李敬泽的重要显然不是因为他...
彭学军是个美女。“彭老大”用在这样一个窈窕的美女身上似乎有点不雅。不过,彭学军的确是“老大”—在家里,她在三个姊妹里排行老大,两个妹妹从不叫她姐,都是老大老大地叫...
朱文颖的小说塑造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世界,作品透过生活的不确定性,传达了作家对于人性归宿问题的思考,呈现出诡异迷乱的特点。 朱文颖身在江南,沾染着这里凄美感伤的地域气...
我和石一枫认识的时间并不长,掐指一算才四年多。这之前曾经反复听到这个名字,诸如中学就在《十月》杂志发小说,北大才子,“新一代顽主”各种高大上的赞美,辅以好玩、贫嘴...
2008年的4月,我从西安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谋职,彼时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裁的曹光哲先生有意复刊《市民》杂志,并告知我说,有一个和你同龄的年轻人会加入我们的团队。 有...
20年前的5月16日,作家汪曾祺走了。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汪曾祺以“新来的老作家”身份,捡起中断了30多年的小说和散文创作,自清新脱俗的《受戒》始,贡献出一批风格独特...
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辞世。2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怀念他。他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更多的是细水长流,随遇而安。近年来,我埋头于新版《汪曾祺全集》的编辑工作,终日流连于他...
一 人们到处在生活。生活裹挟着每个人,如同空气将身体缠绕。就像每个人相貌各异一样,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就其本质的意义而言,它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无...
齐克果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走上这条路———踏过叹息桥进入永恒。”许多年前,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下了这样一段关于死亡的文字:“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