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赵勇:在文学场域内外──赵树理三重身份的认同、撕裂与缝合

    2017-10-14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一直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并不在于他写出了多么伟大的作品,而在于他并不像丁玲、周立波、柳青、浩然等作家那样清晰明朗,容易归类。或...

  • 李振:小说的“超度”——田耳论

    2017-10-14

    田耳说,在自己的小说里,最爱《独证菩提》,“我的私爱在于,我写出了信仰的状态,信仰之物也许从未出现,但却不妨碍信仰之境的终身伴随”。这个理由是否在《独证菩提》中得...

  • 白草:宁夏少数民族作家七人志

    2017-10-14

    宁夏作家群体中,石舒清、李进祥、了一容、马金莲、平原、阿舍、曹海英的创作实绩甚为突出;同时,他们也是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性人物。拥有特定的民族身份(回族、东乡族、维...

  • 马兵:张炜,对大地之灵踪的追觅

    2017-10-14

    从20世纪70年代尝试写作到今天,张炜创作发表了大约1500万字的作品,这还不包括他亲手毁掉的约400万字的少作。就体量而言,现当代的严肃作家几乎无人可出其右者。这些文字至广大...

  • 徐霞客诞辰430周年:那个孤独而伟岸的身影

    2017-10-14

    公元1607年的春天,徐霞客挥别莺飞草长的家乡江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科考之旅。他到过今天19个省份的100多座城市,探过500多个岩洞,游记中提及的桥有1000多处。 现存《徐霞客游记...

  • 张学谦:迟到的文白交锋——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之生成

    2017-10-14

    摘 要: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口号,然而,此时的“文学”与传统认识中的文学并非同一范畴,在新文化运动胡适创造性的转化了传统的文学的概念,提出现代...

  • 杨国良:生之灿烂与死之遗韵——杨绛先生逝世周年祭

    2017-10-14

    百余年的精神遗留,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到今天,杨绛先生走了整整一年,却不知仍活在多少人的心里。 最美妙的发端 先生幸运,生在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 “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

  • 孟繁华:文脉传承与城市文明——评王妹英长篇小说《得城记》

    2017-10-14

    王妹英是陕西新崛起的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陕西是文学强省,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成就的文学高峰,也是中国文学的无限风光。因此,在陕西的文学创作者要脱颖而出何其艰难...

  • 张晓琴:时间之河的隐秘潜水者——于晓威论

    2017-10-14

    于晓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70后作家之一。2008年,他以中短篇小说集《L形转弯》获得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最具代表性的中篇《北宫山纪旧》《陶琼小姐的一九四四...

  • “70后”写作:鲜明的叙事风格

    2017-10-14

    从文学代际的角度来看,生于1970年代的这批写作者,无疑是当下文坛最具代表性、最活跃、也最具实力的中坚力量。在他们之前,当年叱咤风云的“60后”作家们如今已然被充分经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