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康宇辰:临窗者的眺望──论林徽因编著中的文学姿态

    2017-10-14

    一、作为旁观姿态的“临窗” 1934年,正当30岁的林徽因在北平同时作为建筑学家和文艺家而生活着。她的北总布胡同三号的家中定期举行着文艺沙龙,她在这一年和丈夫梁思成继续着他...

  • 渡尽劫波听迦陵

    2017-10-14

    叶嘉莹先生讲课中 希望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江胜信的一部新著《讲诗的女先生——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的故事》,我读后非常感动,叶嘉莹这位“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历经劫...

  • 方非:筑梦文学沂蒙山

    2017-10-14

    厉彦林的大散文富有乡土气息,充满真关怀,以小切口彰显大情怀,从小乡村转向大世界。他的作品运用色彩鲜明的家国叙事模式,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故土和广大民众的真切关怀,对现...

  • 王张应:老舍评价张恨水

    2017-10-14

    阅张恨水著《写作生涯回忆录》及其子张伍著《我的父亲张恨水》,读到有关老舍先生对张恨水的评价。两书对此都只是一带而过,未见详情。能见到的是老舍曾对张恨水的一句赞誉:...

  • 张惠雯:讲述不肯在意识里黯淡熄灭的故事

    2017-10-14

    张惠雯 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长篇小说和散文是比较受研究者青睐的两种体裁。诗歌、戏剧、短篇小说,被关注度相对较低。低调的“70后”海外华人作家张惠雯,从新加坡到美国,...

  • 黄桂元:风景异化中的岁月图谱——尹学芸近期小说观察

    2017-10-14

    尹学芸并不是一位通常意义上的新锐作家。她的文学之旅启程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早在二十几年前,就曾以《一个叫素月的女人》等小说引起过读者关注,那些其实并非中规中...

  • 寻找民族文化精魂的“关中大儒”——陈忠实论

    2017-10-14

    摘要: 陈忠实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标志的大作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百态与文学转型中,陈忠实致力于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心理结构叙述模式,经历了由“文学与政治紧密相连”到“...

  • 饶翔:变与不变,一个女作家的形象学

    2017-10-14

    编者按 张洁是新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加入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写作的潮流之中,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张洁的性别经验与民族国家话语之间的纠缠关...

  • 张莉:深海摘星人——李敬泽论

    2017-10-14

    考古人 有一种人,不早不晚,总会写出命中注定的作品。李敬泽和《青鸟故事集》就是这样。 《青鸟故事集》有关古代之物、古代之人与古代之事。你只要读到其中一篇,便会立刻意...

  • 朱航满:关于止庵

    2017-10-14

    止庵今年出版了小说集《喜剧作家》,结集了他多年前所作的小说。藏书家谢其章曾对止庵的这个事情有过评价,大意是有没有小说,对于一位作家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这本小说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