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新世纪诗歌的写作精神与想象空间

    2022-07-05

    关键词: 新世纪诗歌 摘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新诗承袭了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话语资源和艺术观念,尤其是在“个人化写作”精神和诗学想象力等维度上持续掘进,为新的美学生成积蓄...

  • 文学史研究视野中的江苏文学

    2022-07-04

    关键词: 江苏文学 自去年开设“文学苏军新观察”栏目以来,我们陆续刊登了12位江苏知名评论家的文章,其中或提纲挈领地对江苏文学进行了概述,或条分缕析地对某一文类进行了盘...

  • 回归后的香港文学 ——以《香港文学》说开去

    2022-07-04

    关键词: 香港文学 一 “九七”回归,香港的历史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种变化,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就已经开始了。1978年来中国进入新时期,1979年中美建交,特别是1984年“中...

  • 《子归城》:历史写作的新的可能

    2022-07-04

    刘岸的《子归城》曾获得第五届福建文学好书榜“优秀图书奖”,可喜可贺。160万字的《子归城》体量巨大,共分为四部,包括《古城驿》《根居地》《天狼星下》《石刻千秋》,这样...

  • 深耕文学沃野,有效因应时代 ——2021年度《雨花》观察

    2022-06-17

    作为建国后最早创办的文学期刊之一,《雨花》创刊以来,不但及时因应时代,推出诸多先锋作品,还不忘扶持文学新人,助力青年作家成长,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纵观2021年《雨...

  • 用地方志的气魄讲好扶贫故事的恩施经验——评长篇报告文学《战贫志》

    2022-06-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千百年来困扰中华...

  • 《中国的孩子》:爱国精神的浸润与深化

    2022-06-09

    曾平标、廖子馨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孩子》(新蕾出版社2022年4月),对澳门同胞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自觉的梳理和描摹,深入到了历史和现实的细部;从人类...

  • 盛世废墟与浪漫主义怪兽—读李宏伟《引路人》

    2022-05-27

    一“未来末日的影子” 一次反抗组织的刺杀行动,一份官方的秘密调查报告,一则流传甚广的创世神话,三个可以独自成章且在文体上有所差别的故事,以倒叙的结构方式成就了李宏伟...

  • 揭示人的处境——《站台》与《316》

    2022-05-23

    小说《站台》中的苏州有一种败落的气息,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东北城市的败落相比,存在一些有趣的不同。东北城市的败落如同鲸落,附生者还在蚕食有限的腐肉,流落者则无处可依...

  • 与会代表发言摘登

    2022-05-19

    “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历史性变化 苏中|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 马克思在论述文艺问题时,提出让工人阶级在文艺中占有一席之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