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8日,是铁人王进喜百年诞辰的日子。在此时,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在北京揭晓,又回到大庆油田颁奖。用文学作品塑造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把铁人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是...
如果把范围无限度扩大到“中国当代小说”,问题就太复杂了,根本不是这里妄想解决的问题。即使仅限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性”,恐怕也非这里能胜任,因为前面还有个“中国当...
“紧缺”和“过剩”看似一对矛盾的存在,却在当下文学评论场域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先说紧缺。当下的文学创作风生水起,需要评论也必须跟上节奏,也要有一个评论的风生水...
面对浩瀚的书海,对于生命有限的个体而言,哪些内容能进入“被读”的范围? 在《读与被读:世界文学名著十一讲》(以下简称《读与被读》)中,作者刘文飞教授为读者圈出了重点...
2023年4月16日,“新时代文学:源流、经验与新变”论坛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的70余位作家、评论家共聚一堂,热烈探讨了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源流传统、新经验与新趋势等相关话题,从...
“小说将个体与时代、家族与家国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将个人的家族史、个人的心灵史和民族的苦难史相结合,建构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叙事结构。”9月10日,“潘峰长篇小说《天地扬尘...
有人说,如果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发展历史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学创作必定是其粗壮树干中最显眼的那一枝。很多人是在读过阿信、李城、扎西才让等甘南作家的文学...
1921年,茅盾在致郑振铎的一封信中谈道:“批评和艺术的进步,相激励相攻错而成;苟其完全脱离感情作用而用文学批评的眼光来批评的,虽其评为失当,我们亦应认其有价值”。茅盾...
2022年度的中国散文创作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求进的态势,在承继中有深化,在积淀中有发展。散文写作依旧延续着书写现实的主要方向,体现了文学在当下的重要情感价值与力量。同时,...
作为新时期以来长盛不衰的叙事文体,中短篇小说保持着强劲的创作态势。就篇幅而言,相较于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以及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