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其实有时可以轻松一下。 敦诚当年写了诗句“不如著书黄叶村”,现在已经成了红学研究的名句。 黄叶村,首先是用典,其次也是曹雪芹所居山村的代称。 何谓“外乡人”?其...
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妙玉的研究文章发表在一个刊物上。大体是在质疑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关于妙玉判词中“肮脏”二字的主观解释和命运的妄断以及对高鹗在妙玉续写上的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读红楼梦都有这样的感受!为何?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没有以作者的眼光看红楼梦。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
薛宝琴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匆匆过客,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不多,然而这位过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第49回,她第一次出场,便光彩照人,获得宝玉及众人的高度评价。...
迄今为止,《红楼梦》已被翻译成包括英、法、日、韩、俄、德、西等20多种文字。两百余年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结晶的《红楼梦》,以其艺术魅力折服了亿万读者,更将其巨大的影响...
故宫专家朱老家溍先生大名鼎鼎,曾被喻为“国宝”的国宝级鉴定专家,有人称为鉴定界的“福尔摩斯”。朱老写过的每一句话,都被一些人视为金科玉律。 朱老是国宝大家,且几年前...
“遥望长安花隔雾,百年谁覆烂柯棋”①(p.127)。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小说文本中无与伦比的厚重感和神秘性引发了人们无数的争论。而书中的谶语恰是这种神秘与厚重魅力的重要来源...
到2009年9月10日,我研究大观园整整三十年。 九亿五千万秒,只不过回首一瞬。 变化的是我坎坷的经历,不变的是我研究《红楼梦》的一片痴情。 乾隆二十五年秋,明义见到了《红楼梦...
红楼梦中有许多不解之谜,比如,元迎探惜的丫鬟琴棋书画。她们难道就只是暗示其主子的个人爱好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作者也不免太浪费笔墨了吧!前辈红学家,在这四个丫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