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图书馆庋藏的清抄本《聊斋文集》, 系道光二十六年钱塘人邢祖恪抄本, 笔者曾撰文对其独特的版本价值进行过介绍( 见本刊2005 年第3 期刊登的《河南省图书馆藏清抄本〈聊斋文集...
《诗序》的时代和作者问题自汉代以来就众说纷纭,众家各陈其见、莫衷一是,至其作者多达29说(据笔者统计)。就此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诗》并非作于一时,与之适应的《序》的...
我国各民族在对本民族传统典籍的编制、整理、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分类体系。由于各民族文字创造和使用的先后,古籍文献的多寡、应用范围的大小等方面情况不尽相同...
对先唐赋文的辑佚,前有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后有程章灿先生《先唐赋辑补》 ,特别是后者,将严著中脱漏的赋作即使只言片语也加以补辑,庶几竭泽而渔,成为...
由于不能理清古文经籍流传,古今学者在讨论汉代学术时虽连篇累牍仍不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从汉初河间学术集团的背景出发,对古文经籍流传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河间古文...
《刘子》作者到底是谁,从初唐到现在,争论了一千四百多年,还没有定论。根据唐袁孝政《刘子注》序载,唐代时就有刘歆著、刘孝标著、刘勰著、刘昼著四种说法。《刘子·慎言三...
陈尚君先生辑校《全唐文补编》 一书是近年来对《全唐文》进行补辑的重要成果之一,但在录文、校勘、标点等方面不无可议之处。本文对《全唐文补编》前十卷的录文、校勘、标点提...
地理志一:有关翠微宫历史的变迁 唐朝所营建的离宫中,初唐时最著名的除了骊山华清宫外,尚有终南山翠微宫、坊州宜君县凤凰谷玉华宫及凤翔府九成宫,高祖及太宗均曾数度临幸。...
“校读法”这个名称的提出,已有八十多年了,但人们对它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却很不一致。彭铎先生四十五年以前发表《古籍校读法》一文,以后又发表论文,并完成《文言文校读》...
清代高邮王念孙是古籍研究上的佼佼者,他对古籍的校雠范围之广,成就之高不仅为同时代的人望尘莫及,即使是今人也难以在校勘学的具体实践中达到他的高度。然前修未密,后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