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关于清京师“五营”与《红楼梦》后四十回成书问题

    2017-10-29

    清京师“五营”,即“京城巡捕五营”或“京师五城巡捕营”,本是清朝京城卫戍、治安部队的编制单位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五营”的组成时间及在《红楼梦》中的出现,与《红楼...

  • 《读遍红楼》卷6 红边拾翠11、12、13

    2017-10-29

    闲情偶记“扫红”忙 ——《吴梅全集》中的“红楼”资料 一粟《红楼梦书录》戏曲部分收录《扫红》《乞梅》两齣戏,文云:“佚名撰。载张芬《六也曲谱》文集(民国十一年壬戌192...

  • 《神曲》与《红楼梦》文化特点之比较

    2017-10-29

    《神曲》和《红楼梦》的创作期间虽然相隔400多年,但都产生在历史转折时期,都包含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宗教意识。由于欧洲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宗教信仰有所不同,因...

  • 戏子没一个好缠的——再论人物的思想方法

    2017-10-29

    一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 “凤姐泼醋”那回,她不自觉地也是很自然地,暴露出她的思维和推理方法与叔公公相颉颃。她在窗外听见贾琏与鲍二媳妇的对话,一个说她是“阎王老婆”,...

  •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献疑

    2017-10-29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有帮助刻画人物形象、预示人物结局和烘托环境气氛等作用。若对小说中的诗词曲赋不甚了解,对阅读和理解《红楼梦》,终究有些隔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

  • 《读遍红楼》卷九.版本珍闻6 旧时真本轶闻多——三六桥与三六桥本《红楼梦》

    2017-10-29

    最近,偶然读到一篇红学研究文章,其中说: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1976年版)第九章,有一则资料载:张琦翔在北京大学作学生时,曰本籍哲学教授儿玉达童对他说:曰本三六桥有百十...

  • 《红楼梦》菊花诗格律解析

    2017-10-29

    我国古代诗歌从格律是否严整角度观察可以分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字数句数多少不同。近体诗的字句比较规整,律诗八句...

  • 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作者怎样表现人物的思想方法

    2017-10-29

    一 自是常情 在曹雪芹笔下,凤姐既是“愚蠢”的,又是机灵的,为了维护其反动的统治,她只能依靠玩弄权术过日子。从她那“机灵”这一侧面着眼,可以看出她常常把唯心论形而上...

  • 《读遍红楼》卷6 红边拾翠9、10

    2017-10-29

    狂沙吹尽始见金 ——试魁抄《红楼梦诗词选》的报告 《红楼梦》诞生之后,多以80回抄本作为载体在读者中传播,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①说来也是机缘凑泊,笔者最近在中国艺术...

  • 还泪绛珠,葬花情种——林黛玉人格浅析

    2017-10-29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红楼梦》这一传世经典多少年来荡涤了无数的灵魂,其中悲喜交加的场面、形形色色的人物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不知又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