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在中国红学史上出现了一件大事: 深圳的卞亦文先生在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8万元的价格,竞拍得一部《红楼梦》手抄十回本,经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和著名《红楼梦》版...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表现《红楼梦》题旨的主要人物。但她在小说第13回时即已命归黄泉,没有像其他十一位裙钗基本上贯穿小说始终。作者没有给她安排太多的表现场合...
《红楼梦》堪称一部“千古奇书”,使无数关注与研究他的学人如入于一座迷离惝忄兄的艺术之宫殿,即使登堂入室亦难穷尽底蕴究其阃奥。张新之《红楼梦读法》云:《红楼梦》之内在意...
语言模糊性是语言固有的现象。康德认为,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是为至美。“[1](P275)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
曹允中女士将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稿寄示,阅来甚喜,知道对此问题关心者大有人在。大家实事求是,自然慢慢地可以得到真相。这十年来新出的材料越来越多,诚如范宁先生(高...
“遥望长安花隔雾,百年谁覆烂柯棋。”[1](P127)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小说文本中无与伦比的厚重感和神秘性引发了人们无数的争论。而书中的谶语恰是这种神秘与厚重魅力的重要来源...
作为当代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学研究六十年的风雨沧桑,既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历程的典范演绎,又承载着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内涵。 前期红学研究学术新范式的确...
两个多世纪以来,《红楼梦》脍炙人口, 颠倒众生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黄遵宪称为“乃开天辟地, 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 当为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涂瀛把书中贾宝玉比作伯夷、叔...
《北京师范大学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下简称“北师本”)是陶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庚辰本为底本整理的一部较为完整的《石头记》抄本。他以古籍的传统校勘方式,参...
《石头记》,周汝昌 校评,漓江出版社2009年5月,定价:398.00元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鲁迅也认为是自叙传,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