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苏雪林与六十年代台湾《红楼梦》研究论争

    2017-10-29

    近代以来,《红楼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是非之地。1961年,台湾的《作品》杂志要组织几篇"红学"研究论文,该杂志主编章君谷因苏雪林在古典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又曾有《红楼...

  • “废墟文化”与“神圣价值形态”——关于《红楼梦》意义的重新解读

    2017-10-29

    一、“千言万语”之后 我很欣赏李泽厚先生说过的这句话:“关于《红楼梦》, 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 大概还有万语千言要说”①因此,《红楼梦》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之所以如此, 绝非...

  • 周恩来与《红楼梦》

    2017-10-29

    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新红学家王昆仑 王昆仑(1902~1985),江苏无锡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教官。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国...

  • 谈《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

    2017-10-29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

  • 王熙凤的经济问题

    2017-10-29

    《红楼梦》中贾府的经济体制是财产归家族(宁国府、荣国府)公有,日常生活实行供给制,每人除一份零花钱(按月发放,谓之月钱,亦称分例)以外,从理论上来说不得有私有财产;悄悄...

  • 《红楼梦》场面构成与变化的2+1模式

    2017-10-29

    《红楼梦》中有不少精彩的场面是由两个主要人物构成的,与此相联系,场面的变化也有不少是通过在场主要人物2+1的变化方式来实现的。对于这种变化,我们不能首先说是一种什么技...

  • 法国人眼里的《红楼梦》

    2017-10-29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她是中国人和中国生活方式的思想宝库。在欧洲,第一个欧洲语言译本的《红楼梦》,不是德文,法文,也不是英...

  • 陈毅、乔冠华、胡乔木与《红楼梦》

    2017-10-29

    陈毅巧对《红楼梦》 陈毅爱读中国古典文学,其中一本是《红楼梦》。 陈毅刚满10岁时,寄居外婆家,在青海寺学堂师从陈玉堂就读,看过残本《红楼梦》。若干年后,陈毅在成都学校读书时...

  • 现代法视野下的《红楼梦》命案

    2017-10-29

    摘要:以现代法衡量,《红楼梦》中与薛蟠、王熙凤有关的两个涉讼情节,均可确凿无疑地定性为故意杀人。两罪案几乎将贾、王、薛、史家族的主要人物都牵扯进去,应是作者为四大...

  • 片言谁解诉秋心———《红楼梦》诗词鉴赏浅谈

    2017-10-2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问世之后,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为无数爱好者、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本文就《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展开论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