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古代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它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辨伪意义重...
-------------------------------------------------------------------------------- 中国图书的发展,到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抄本时代的卷轴装形式,被雕版印刷时代的相应装帧形式逐步置换替代。...
一、少数民族古籍的理论界定 少数民族古籍的理论界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少数民族古籍的本质特征与外延范围问题;二是少数民族古籍与档案的关系问题。 在我国文献发展史上,...
胡存善选编《类聚名贤乐府群玉》是现存元人编辑的四种散曲总集之一[①],是元散曲研究的重要文献。明范氏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钞本,嗣后据之有多种校本。版本研究是文献整理与...
日本汉学界对中国古籍索引(注:“古籍索引”大体上可分为“古籍原文索引”和“著作分类索引”两大类,本文仅以前者为论述对象。)非常重视,结合有关学术研究编制了大量中国...
《全宋文》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规划项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旨在将有宋一代的单篇散文、骈文以及诗词以外的韵...
一些史志目录著录祝允明有《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本文考查了目前所见此二集的内容及版本,发现二集实为一书,都应称为《祝氏集略》。而《枝山文集》虽为历...
清乾隆中《四库》开馆期间对《永乐大典》所做的辑佚工作,主要包括下面几项程序:签出佚书——抄出佚文(散片或散篇)——粘连成册(即辑佚底本)——校勘并拟定提要——誊录成正本...
余读《四库提要》,探究《存目》诸书版本,先后寓目《存目》之书不下五千种,以校《提要》,偶见抵牾,尝撰《举正》数条,刊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2期,此则赓续之也。...
2007年5月16—18日,中华书局在北京香山饭店组织召开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一次修纂工作会议,标志着这项工程进入到了实质性的修纂阶段。著名学者任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