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未几时,而吴中悬之国门矣。然原本实少五十三回到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以入刻,无论肤浅鄙俚,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
所谓的古文献新证,就是在整理和研究先秦、两汉古文献时,采取传世文献与出土材 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古文献新证的历史虽然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孔安国对孔壁古文 经的整理,...
近读顾音海先生《甲骨文发现与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一书,感觉此书材料比较翔实,尤其是书中刊载了很多甲骨文片和有关甲骨文著作的照片,让人们能直观地感觉到这门学科的...
(一)外流的背景 中国古文献是中国及全世界的文化财富,它是传播中国文化,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人类文明的传播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就其文献本身来说,它的载体...
钱仲联作序,凝聚程千帆、严迪昌、张宏生等老中青三代10位专家近20年心血,收录词作53000余首、规模达20巨册的《全清词》顺康卷,诚如出版者中华书局网站的重点推荐网页所言,乃...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道,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并有才名,世称“公安三袁”。袁宏道的诗文往往写明日期,虽然其中间有错讹,但大部分都比较...
刘琳先生是四川大学的一位资深古籍整理学者,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和魏晋南北朝文化研究,尤其在古籍整理方面堪称成就卓著,有《华阳国志校注》面世,是国家古籍整...
韩愈《秋怀》曰“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立志以点校、著述来安身立命,并以此自勉。校注之学,是传承学术与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需要博览群书的学力,还要具备取舍...
应秋田大学教育文化学部石川三佐男教授的邀请,我于2002年12月1日赴日本讲学并合作研究,研究题目是《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为此,我先到大阪,休整一晚,第二天一早直奔大...
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和神韵的优秀文化,以繁荣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