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红楼梦》意象论

    2017-10-29

    《红楼梦》在运用意象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取事为象,种类万千 从楚辞的香草美人到唐诗的忧愁似水,中国古代文学积累了许多脍炙人口的...

  • 宝黛爱情婚姻悲剧——自我失落与创作失误的双重结果(下)

    2017-10-29

    下篇:创作失误 宝黛爱情婚姻悲剧的格局是建立在两个“不”字上的。首先是宝玉和黛玉尤其是宝玉不说出自己的心事,即所谓“作哑”,于是,家长便不知道他俩有心事,所谓“装聋...

  • 宝黛爱情婚姻悲剧——自我失落与创作失误的双重结果(上)

    2017-10-29

    上篇:自我失落 一、“发乎情,止乎礼仪”:爱情与失落 当代红学的《红楼梦》“反封建主义”说体系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是这样二个先验的命题。 “爱情反叛礼教!” “礼教扼杀爱情...

  • 《论芙蓉女儿诔》在中国祭文史上的地位——《红楼梦》探微之四

    2017-10-29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这已成公论;它是一部空前的“文备众体”的小说杰作,也逐渐为研究家们所认同。从《红楼梦》所涉及的各种文体来看,曹雪芹是自觉地以此多角度...

  • 《石头记》书名解——兼谈“大石”和“通灵宝玉”的“原型”

    2017-10-29

    《石头记》书名之由来,甲戌本《石头记》“凡例”中云:“《石头记》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 何谓《石头记》的“石头”?众所周知,自六朝以来,“石头”就是金陵石头城的简称、...

  • 红楼幻境与顾城的生死哲学

    2017-10-29

    顾城诗歌与小说的复杂性和神秘性决不是简单的评述所能凑效的。我总觉得顾城总是尽量用最少的词语去抓住世界的本质。“言无言”,“言不尽意”,而这正好是接受者理解本文的天...

  • 略说“遗貌传神”

    2017-10-29

    我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即刻划性格、神态时,力求精细、鲜明、生动,力求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而对外貌的书写则往往较为抽象、简略,曹雪芹写的《红楼...

  • 贾宝玉形象的心理分析

    2017-10-29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位封建贵族阶级政治上思想上的叛逆者,这已成为当代红学研究者的共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审视,便不难发现贾宝玉是一位具有异常心理和变态人格...

  • 《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

    2017-10-29

    关于《红楼梦》主线问题,学术界意见纷纭复杂,莫衷一是。而把握《红楼梦》的主线是认识《红楼梦》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关键。因此本文将5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

  • 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题材与《红楼梦》的影响

    2017-10-29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对《红楼梦》文学史地位的评价;显然,鲁迅先生的意思主要是就《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