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成果无论简目、题跋、藏书志以至综合的版本目录都有错误,即使出于大藏书家之手者也难例外。如《绛云楼书目》把明宣德时建阳书坊叶氏广勤堂刊刻的《万宝诗山》误认为宋...
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文化考古发现。 俄罗斯科兹洛夫探险队于1908年在内蒙古额洛纳旗的黑水城发现了西...
中古士族研究是近年以来的学术热点。汉唐间记载姓氏源起的著作颇多,但记载士族谱系的著作,只有唐宋人的三部著作,即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十卷、北宋欧阳修主编《新唐...
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全唐诗》(以下简称点校本),根据康熙扬州诗局刻本(以下简称扬州本)校点,“除断句外,并改正了某些明显的错误”,且“不分函册,概以卷分,在每一分...
一、《后汉书》列传著录传主各体著述之体例 范晔(398-445)撰著《后汉书》,始于南朝宋(420-479)文帝(刘义隆,407-453)元嘉元年(424),范晔因事触怒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409-4...
《咏怀堂诗集》十一卷,明末阮大铖作。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或称皖髯,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徽安庆)人。出生于一个累世簪缨的科举世家,远祖为“竹...
石鼓文自唐初出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它的兴趣只停留在鉴赏、摹刻、书艺等层面上。宋元以后,相关的研究著作渐增,但多属注释和音训之类...
一、总集的生成及其编纂体例 所谓总集,指的是按照一定的体例收录不同作者诗文作品的图书文献。 在中国古代图书文献中,春秋时代编纂成书的《诗三百》应是第一部诗歌总集。但...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15岁受业于叶德辉、胡元仪,矢志于训诂之学。17岁治《周易》,辑成《周易古...
或许受儒家文化复兴思潮的影响,近几年《论语》译注、校注、别裁、新解、今读之类层出不穷,笔者翻阅过一些,总的感觉是对《论语》文句的解释或陈陈相因而缺乏新意,或新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