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关于张爱玲的一封通信

    2017-12-12

    文章作者:苏炜 她要的就是没有一朵花、没有一瓣眼泪送她退场张爱玲,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 小林: 那天想起请你写张爱玲,是因为你算文学行当以外难得的"张迷...

  • 张爱玲的“显”与“隐”

    2017-12-12

    没有哪个作家的写作,是不求腾达的。张氏亦如此,或许更甚,她的名言:出名要趁早,至今仍回响在一切文学青年耳畔。一个作家的“显”,除了自身的才气外,也需要机缘。沦陷中...

  • 传奇之中的张爱玲

    2017-12-12

    传奇之中的张爱玲 BY 思 郁 现在说张爱玲总觉得有些尴尬,不是没有话说,而是因为关于这位小说家的话题太多,基本都说滥了,想说出点惊人的新意来确实有些难度。近年来张爱玲研...

  • 张爱玲的感性世界

    2017-12-12

    三十年代曾产生过一批在文本中刻意营造“独语”式语境的散文作家。以何其芳的《画梦录》为代表的这种“独语”体散文,“有一个时期”“产量甚平,简直造成了一时的风气”(李广...

  • 时间残酷物语—重读张爱玲的《半生缘》

    2017-12-12

    文章作者:杨照 《半生缘》原本的书名叫《十八春》,因为写的是世钧与曼桢前后十八年间发生的种种。不过到定本为《半生缘》时,开头是:「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算...

  • 《传奇》的印象

    2017-12-12

    去年的黄梅,海棉体的世界,人在这样的日子里,是爬行的;乏得像一条蜒蚰。然而你若给他一秒钟的注视,又发现他在动,同时也有了路,没精打彩的,贫血的路。 就在这些日子里,...

  •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原罪意识

    2017-12-12

    文章作者:张长永 绪 言 文学的发展要求使技法重要性实现出来,但是在普遍文学"西化"的过程中,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因为他们忽视了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城市从来没有为中国...

  • 悲凉的亲情——重读《金锁记》

    2017-12-12

    文章作者:周蓓蓓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丢了半条命。” 也许是因为儒家思想在历代文人思想中打下的那个烙印,在中国文学中,血缘亲...

  • 影评《海上花》

    2017-12-12

    张爱玲说《海上花》“使人嘴里淡出鸟来”。小说的淡,像白描绣像插图,底子是素白;电影的淡,场景转换一律用淡出淡入,黑里来黑里去,那种淡是暗淡,底色是昏黑。阿城形容侯...

  • 深刻的悲剧:分析《金锁记》的月亮

    2017-12-12

    我愿意尝试分析张爱玲的一花一沙,并以此证明张爱玲的成功绝非偶然的昙花一现─沉下去的是三十年前的月亮,而不是半个世纪前的张爱玲。张爱玲的人物过时了,死去了,那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