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时总有一个相当霸道的断论:以为中老年人已经没有也不需要浪漫的爱情了,这完全是年轻人的误诊 2000年的9月底我收到李欧梵与李玉莹从哈佛寄来的信与相片。信由玉莹执笔,...
朱崇科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 《人文杂志》(马来西亚) 2002 年第 5 期 1999 年 6 月,《亚洲周刊》与 14 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学者联合评选出“ 20 世纪中文小说 100 强”。...
希腊有一则寓言叫《刺猬与狐狸》。自由主义先驱之一的伊赛尔·伯林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启发,把人划分为两个本类型:狐狸型和刺猬型。李欧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之为,又自嘲为...
来源:人物周刊 一个是美国名校教授,一个是高中毕业生,坐在一起的两人却相谈甚欢 对话时间:2004年10月22日下午 主讲人:周星驰 李欧梵(原哈佛大学教授) 地点:汕头大学 主持人:...
转载自人民书城网 WWW.BOOKER.COM.CN 李欧梵先生将学术自述取名为《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读之细品,觉得不落俗套,颇有点现代意味。 学者自述其求索学术文化的心灵历程,往往异...
本报记者金敏华 自从9月26日,李安导演的新片《色·戒》在香港上映后,为了第一时间领略这部片子,许多深圳白领专程为了看场《色·戒》而去香港,“去香港看《色·戒》了吗?”也...
文章来自 WWW.FGU.EDU.TW 狐狸式的迂回进入以及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不仅让李欧梵再一次显示了其独到的敏锐与智慧,而且实践乃至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化批评范式(至少在中国研究范围内)...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 在我的书架上,原有的李欧梵著作《铁屋中的呐喊》、《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摩登》外,新近又添置了江苏教育出版社配成系列重印的一批他的书,像...
这两年,哈佛教授李欧梵在上海卖火了,一连出了十来本书,再加上世纪末的情缘,他已经成了网上的一个关键词。这好像多少也与有些读者对哈佛教授的想象有关,总以为“像他这样...
《二十一世纪》 1999 年第 12 期 正如李欧梵写作《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 - 1945 》的过程中,最殚精竭虑的问题是 “ 怎么写 ” 。如今书出来了,轮到读者琢磨 “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