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塞纳河畔》:冷眼看俄侨

    2017-10-14

    作者前言 1989 年秋天,我应苏联教委邀请,到位于苏联海参崴市的远东大学教授汉语。汉学系五年级学生伊林娜,热爱中国文化,经常找我问问题。一次,她竟然让我给她讲解李商隐的...

  • 威廉·莎士比亚与埃德蒙·斯宾塞的对话

    2017-10-14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的代表作《仙后》(The Faerie Queene,1590—159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长篇史诗。这部作品以寓言的形式从亚瑟王以及六位骑士的经历讲述了...

  • 格非:读乔伊斯的《阿拉比》

    2017-10-14

    在《都柏林人》的15篇故事中,前三篇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后12篇用的则是第三人称叙事。作者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的安排或考虑吗?我们知道,前三篇故事写的是童年和少年生活。《...

  • 故事不过是故事:重读斯蒂芬•金的《论写作》

    2017-10-14

    我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斯蒂芬•金。我喜欢读他叙述的故事和许多人物(从《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到《11 / 22 / 63》),但是,我绝不会将任何他的作品放入Western Cann...

  • 约瑟夫·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永不褪色的墨水瓶”

    2017-10-14

    约瑟夫·布罗茨基 读布罗茨基的“天鹅绝唱”《悲伤与理智》,耳畔响起他的精神知己苏珊·桑塔格伤逝之声:“换了帝国”,“难以治愈的悲伤,连带无比的愤慨,无比的清醒”。语...

  • 当博尔赫斯遇到海明威

    2017-10-14

    主持人语 东君是从先锋小说出道的。而且可贵的是,东君是至今依然罕见地还保持着先锋实验热情的“70后”作家。他的《树巢》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退潮之后一个重要的,却没有...

  • “最后一头猪”走出“百年爱的战争”

    2017-10-14

    《最后一头猪》瑞典文版 2016年春,在瑞典,北欧文学教授、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艾芭·维特-布拉特斯特罗姆振臂呐喊,媒体跟进,大众围观,有关蔑视女性、自大自私的文化权威——“...

  • 珍妮特·温特森《时间之间》:找寻丢失的时光

    2017-10-14

    珍妮特·温特森 《时间之间》 中英文版 《时间之间》是英国小说家珍妮特·温特森改编自莎士比亚晚年作品《冬天的故事》的一次成功尝试,英文版由霍加斯出版社隆重推出。2016年恰...

  • “垮掉的一代”重现《午夜巴黎》——美法文学交会史迹

    2017-10-14

    工作中的海明威 《午夜巴黎》电影剧照 美国历史学家大卫·麦克卡洛特撰写的《巴黎游记》几年前在法国出版,书中记载了美国文学界早期得益于巴黎浓厚文化氛围的史迹。这方面,美...

  • 怎样以当代视角解读莎士比亚?

    2017-10-14

    2016年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辞世400周年,从1月到12月,戏剧、电影、书籍、音乐等不同形式、与莎翁有关的纪念活动在中国陆续登场。在北京举行的“莎士比亚电影季”,是英国电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