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冯内古特:欢迎来到幽默屠场

    2018-08-13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人物。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始终...

  • 萨德式女人:女性主义教学文本

    2018-08-13

    1978年,英国小说家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发表论文集《萨德式女人与色情作品的意识形态》(The Sadeian Woman and the Ideology of Pornography),意在通过此书探究萨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内...

  • 没做成哲学教授的图尼埃,一辈子都在思索存在和虚无

    2018-08-13

    米歇尔·图尼埃是一个很容易被贴上标签的法国作家:德国、哲学、神话、寓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教育、阅读和朋友圈决定了他日后的创作路子。1924年12月19日,图尼埃出生在巴黎...

  • 孙甘露: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

    2018-08-13

    编者按:当地时间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上海书评》特此重刊两篇关于奈保尔的书评,以为哀悼。此文为其一。 这部猛一看东...

  • 活着是为寻找爱与救赎

    2018-08-13

    罗伯兹: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半自传小说《项塔兰》,在全球引起轰动。罗伯兹目前定居在印度孟买,以写作维生。 “我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与...

  • 黑塞:我孤独,但不为寂寞所苦,我别无所求

    2018-08-13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

  • 斯坦尼不是“自由行”

    2018-08-13

    今年8月7日是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逝世80周年。他开创了心理现实主义的表导演体系,既强调戏剧要以剧本及其所反映的生活为范本,又引导演员通过自我心理的探究来贴近范...

  • 走近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2018-08-10

    刘德有在日本出版的《日本语与中国语》一书,封腰印有大江健三郎的推荐语 战后初期,在日本文坛上曾出现过几位属于最年轻一代的作家,他们就像闪烁着光辉的几颗明星,惹人注目...

  • 库切的《耻》:几点疑思

    2018-08-10

    库切的著名小说都以排斥为食粮;它们的精神都饥饿。对于这个作家,我们总感觉到他喜欢省略。他的小说所排斥的东西或许与所包含的东西同样重要。库切的观念惊人地一致:他的作...

  • 《牡丹绮情》:具有独特“文心”的作品

    2018-08-10

    —2017年10月,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凭借小说《林肯在中阴界》(Lincoln in the Bardo)荣获2017年的布克奖。书中的“中阴界叙事视角”折服了一众评委,如布克奖评委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