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纪念普希金诞辰二百二十周年 关于普希金的三个对立

    2019-06-12

    普希金诗歌在,光焰万丈长。今年是诗人诞辰220周年,离开我们也有182年,但他的诗歌却在世间广为传唱,一如他自己的预言:“不,我不会完全的死去,我的灵魂在我的诗歌中,将会...

  • 文豪们的种种怪癖,不过是为了抵抗写作的焦虑

    2019-06-12

    在《月亮与六便士》里,毛姆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这样的话:那些所谓成功的书也只不过是季节性的。只有天知道作者遭受了多少痛苦,历经了多少苦难,承受了多少伤心,才能侥幸给读...

  • 《何以为家》:黎巴嫩儿童不是职业

    2019-06-12

    5月中旬,在诸多超级英雄的合围之下,只有一部似乎名不见经传的黎巴嫩电影、一部由女性导演拍摄的现实主义“惨片”突出重围——正是《何以为家》。票房超2亿之后,它已然创造...

  • 文学经典可以给舞台输送无穷能量——评近期亮相上海舞台的六部俄罗斯戏剧

    2019-06-12

    《零祈祷》演出照 只要有了深厚扎实的文学基础和塑造人物的表演基本功,舞台样式的可能是难以穷尽的 戏剧中的“体系”最初源自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来衍生出了在中国越...

  • 《叶甫盖尼·奥涅金》:溢出舞台的诗

    2019-06-12

    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剧照 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下称《奥涅金》)来华巡演,在广州、上海和北京连演十余场,观众逾两万,在...

  • 霍桑笔下“不可饶恕的罪恶”

    2019-06-12

    1850年,《红字》出版,赢得广泛好评,作家霍桑终于登台亮相。随后,他又接连推出反映清教徒历史的《带七个尖角的房子》和反映乌托邦社会改造的《福谷传奇》,进一步奠定了其经...

  • 海明威与古巴:变革年代的多重面孔

    2019-06-11

    古巴是海明威的“第二故乡”,他在岛屿生活、写作二十余年,最畅销的作品、最刺激的冒险与最潇洒的岁月皆出于此。海明威见证了旧日哈瓦那的闲适与奢靡,也亲历了古巴革命前后...

  • 翻开小说读音乐

    2019-06-11

    在文学形式中,小说的普及度最高。其中有一种,叫“音乐小说”:以音乐为题,由小说文体撰之。 最著名的“音乐小说”,当属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他创作这部小...

  • 夏日最后的草坪,村上短篇里的隐喻

    2019-06-10

    比起村上春树的长篇,我好像更爱他的一些短篇,有几篇可以一读再读。像这篇《下午最后的草坪》,读过最多次,我甚至说不清是什么吸引我隔两年拿出来读一下。 一个十八九岁的男...

  • 托马斯·曼的自律与激情

    2019-06-10

    小说《魔山》手稿,照片摄于一九四二年。二战期间手稿遗失。 在我有限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经历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人们总是偏爱那些个性张扬或孤僻的天才,哪怕他们像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