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以量取胜的挂名文学评论家?——记八年前对哈罗德·布鲁姆的一次攻击

    2019-11-01

    哈罗德·布鲁姆(1930—2019) 一个人能完成多少原创性的工作,又有多少可说?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生前身后,都有人对他工作坊式的作品书写和令人惊异的高产提出...

  • 斯芬克斯·套娃·俄罗斯

    2019-11-01

    笔者听过这样两个形容俄罗斯的词汇,觉得十分恰当,一个是洋葱,一个是套娃。这两样都是俄罗斯“特产”,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了一探究竟必须掀开层层面纱,否则你永远不知...

  • 《犹太人与词语》:只有书与我们相伴

    2019-10-31

    最初承诺翻译《犹太人与词语》是在2016年6月,当时奥兹应邀前来中国人民大学领奖,假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参加《乡村生活图景》首发式。晚宴间,他提到与女儿合写的这本书,...

  • 阿摩司·奥兹《咏叹生死》:把读者请进厨房

    2019-10-31

    一 奥兹其人 阿摩司·奥兹应该说是时至目前中国学术界、创作界和新闻界最为熟悉的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奥兹在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父母分别来自前苏联的敖德萨(而今属于乌克兰...

  • “诗与剑”的俄罗斯民族

    2019-10-31

    普希金铜像 俄罗斯被称为是一个“诗与剑”的民族,俄罗斯文化也浸透着“诗与剑”的深刻内涵,而诗人普希金则是俄罗斯文化的突出代表。俄罗斯人酷爱文学,崇拜文学。1880年,在...

  • 詹姆斯·鲍德温《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 超越种族、超越国度的人性力量

    2019-10-31

    拿到《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时,我并不知道詹姆斯·鲍德温是谁,更没有读过他的小说。看他的照片,瘦骨嶙峋,也没有马上产生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然而,打开小说,第一句,就觉...

  •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玛尔塔往何处去

    2019-10-31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肆意恣睢的勇气,将世界抽象成为一个个相互缀连却又相对独...

  • 牛津大学的院长肖像

    2019-10-31

    英国著名作家C.P.斯诺活跃于上世纪40-70年代,是一个老派小说家,或者说是一个与几十年来的现代主义实验无缘,而是用老老实实的风格讲老老实实故事的人。一定程度上因为科学家和...

  • 为略萨辩护:《上帝的耳目》一文的偏颇

    2019-10-31

    《理想的读者》,[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宋伟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9年8月出版,356页,69.00元 我译过几本书,到目前为止最难译的是西班牙作家豪尔赫·卡里翁(Jorge Carr...

  • 诗人高桥睦郎:穿越暴力与死亡,拥抱晚霞和爱

    2019-10-31

    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充斥着孤独和暴力,成长过程中又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日本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批评家高桥睦郎给出的答案是,以文字的力量超越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