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研究文学史的,自然要阅读,处理各方面的庞杂材料。也编过供教学用的当代文学史料选,编过“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史料”的当代卷,但没有专门做过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对这...
编者按:1987年诺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人生是分成两半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用俄语创作诗歌,并通过参与彼得堡文化沙龙,与阿赫玛托娃等诗人交流切磋,奠定了其一生...
《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著汤永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继《发现者》之后,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创造者》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隆重再版。...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科幻新浪潮运动,使科幻小说有了怪诞特色;之后,短暂出现了“赛博朋克”流派,以计算机网络或信息技术为主题描述反乌托邦国度;进入二...
我应邀赴日研究日本战后文学时,老友池田建议我住在他位于热海市东海岸町的海景温泉公寓。他说那里适于读书写作,还可以天天洗温泉。到热海一看,大街小巷,鲜见人影,一片宁...
熊育群的《己卯年雨雪》不仅让日本人了解了“中日战争”的真相,同时也让日本人体会到他们的前人,在中国战场上对“为何而战”这个问题的痛苦反思和觉醒。所以,我相信这部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谢默斯·希尼已经被誉为“叶芝以来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2013年8月30日,他在都柏林去世,享年74岁。希尼的离世,被认为是爱尔兰文学界,乃至整个英语文学界...
马克·李维,法国作家,主要作品:《偷影子的人》《如果一切重来》《伊斯坦布尔假期》《七日成永恒》《她和他》等。 作者:马克·李维 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作者:马克·李...
为什么需要敌人? 敌人是衡量我们自身价值的参照物 几年前,我曾在纽约遇到一个名字十分拗口的出租车司机,他说自己是巴基斯坦人。随后,他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意大利。他又问...
雅斯米纳·卡黛哈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重要著作有当代东方三部曲:《喀布尔之燕》、《哀伤的墙》、《巴格达之歌》。 《哀伤的墙》 “向着光明走去的人永远不会孤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