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1909年9月1日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从祖父习读《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古书。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从钱玄同、吴承仕、余嘉锡、黄节、陈...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铭,号遂庵,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著有《知止斋诗集》。 日记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记资料,往往可以从传主日常生...
去年春天,我应邀参加并主持了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子藏》论证会,与陈鼓应、卿希泰、陆永品、许抗生、王水照、萧汉明、赵逵夫等先生共同为超大型文献整理项目《子藏》工程的...
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 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签署编纂《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任务书,至今历时两年,编纂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付梓。 天津市有着悠久的藏书历...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战略任务,为...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唐之中叶吾浙已有刊版矣”,为浙江地区早在唐代已有图书刻印出版提供了佐证。杭州...
宇宙绵邈,唶高才之陵替;时世移易,惟百家之代兴。信乎诸子之为显学也!方今海内右文图治,操觚怀铅之士,争崇国学,出入九流,不惟后生小子,皆翕然从风,抑或百工商贾,亦...
宋淳熙八年(1181)刻《扬子法言》十三卷 辽宁省图书馆藏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古籍普查一直是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几年来,透过普查不仅摸清了古籍存藏的某些底数...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年底,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谭正璧学术著作集》,将谭先生的15种学术著作(包括两种遗稿)结集出版,以期嘉惠学林,同时纪念这位著名的古典文献专家、文学...
盛世修典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持续发展。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主持、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出版社承担的大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