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左传》笺释

    2017-10-30

    立而奉之 《左传·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杜预注曰:“隐公追成父志,为桓公尚少,是...

  • 略谈宋代别集的整理

    2017-10-30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绘画、书法、雕塑、石刻、音乐、建筑、服装等等,都是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它们大都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不是每一个人所能拥有。古...

  • 计算机与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

    2017-10-30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实施,数据积累和数据交换呈加速增长。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积累和交换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并正以惊人的强势和...

  • 戴震辑本《仪礼集释》质疑

    2017-10-30

    一、戴氏辑佚《仪礼集释》始末 戴东原以乾隆十九年(1754)入都,暴得大名,一时学界咸知有休宁戴氏之学。其后清廷诏开四库全书馆,会有大吏疏荐之,而高宗亦“素知有戴震者,...

  • 《元史》点校的经历和体会

    2017-10-30

    元朝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有许多民族、国家的人物,各有自己的文化、制度和语言,活跃在这个地域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因此,在《元史》中出现了大量非汉族的人、地、官称...

  • 唐长孺先生与《吐鲁番出土文书》

    2017-10-30

    《唐长孺文集》终于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该文集全八卷,不少分卷都收有唐先生关于吐鲁番文书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高屋建瓴,见微知著,将吐鲁番文书披露的历史信息汲...

  • 三种《礼记正义》整理本平议——兼论古籍整理之规范

    2017-10-30

    清人阮元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至于注疏诸义,亦有...

  • 《清真集校注》对陈元龙注《片玉集》的突破 --兼论体现宋代文化精神的周邦彦

    2017-10-30

    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宋代总体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尚统、尚理、尚博、尚雅、尚意、尚韵、集大成意识等几个方面。正是由于宋代文化精神的浸润,唐宋词虽然同为词体,但其内质之...

  • 古籍数字化:风景背后

    2017-10-30

    【引子】 这些年,多部大型电子古籍资料库的面世,让“古籍数字化”工作看上去杂花生树,一派春光烂漫。可是,当我们深入到繁华表象的背后,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

  • 何谓“卖重”?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27日 15 版)

    2017-10-30

    《韩子浅解》一书是著述者梁启雄先生1958年定稿,196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后来又多次重印,迄今已五十多年了。虽云“浅解”,应属撰述者的谦语。因为,不拘如何,对研究韩非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