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余录》,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看的书;《烬余录注》,2010年1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受到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从宏观上看,可以说是四川历史上最残酷...
由戏剧理论家、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主编的《京剧文献资料汇编》(清代卷)近期由凤凰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自民国以来,京剧研究日渐隆盛,时至今日,京剧学更逐...
历史者何?赓续人类之生活,以求历史之资鉴。上古无文字,结绳以志之。自有文字来,便以字代之,故历史为人类共同生活之必要。木有本,水有源,人类则应知祖先之创业艰难,故慎...
所谓古籍善本,是指古代书籍中在学术或艺术价值上比一般本子优异的刻本或写本,又指精刻、精印、精抄、精校的难得的古书,珍贵的手搞、孤本,罕见的文献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
古籍数字化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因此,古籍数字化从其产生就受到有关部门和部分学者的关注。1988年,曹书杰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1期发表了“古...
吾族世居麻城孝感,自清康熙年间迁蜀以来,历三百余年,凡十有二世。派衍荆楚,既根深而叶茂;支分蜀北,亦源远而流长。子孙繁庶,瓜瓞绵延,遂称文井巨族。 参天之树,必有其...
1999年下半年,傅璇琮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时韩国在台湾大学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全文京,赠送了一份日藏宋代古籍《中兴禅林风月集》的复印材料,并有致傅的函件云:“此书藏于京...
1 古籍数字化势在必行 “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传统的古籍是指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图书。在我国,上起先秦、下迄辛亥革命前后的古籍,绝大多数是用汉文撰写的[1],故本文...
中国传世的古籍浩如烟海,按初步估计,现存古籍总数至少在10万种以上。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结晶。然而,古今语言文字差异成为现代人阅读古籍的最大障碍,也使中国...
去年,承蒙日本朋友高桥健太郎先生雅意,越洋寄来了东京图书馆所藏《新芳萨天锡杂诗妙选稿全集》(以下简称“萨天锡杂诗”)的复制件。此书乃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