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在我们考察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知识分子与当代文学的关系时, 不能不提到所谓的“ 新历史小说” 。 正是在八十年代后期, 小说( 当然不是所有的小说)逐渐向历史靠拢,在某...
编 者 按 当代诗关于历史可能性的想象与书写,归根结底是关于诗歌技艺与语言可能性等问题的探讨,也就是说,诗歌中的现实与历史问题,终归是语言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历史对位...
十多年前,我从文学创作走进批评的世界,那时更多出于一些单纯的想法,甚至就因为某种阐释的诱惑和虚荣心。缺乏专业态度和精神自觉,仅凭一腔热情,就武断地去概括,去总结,...
近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甘肃兰州联合举办了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马克思主义与当前文艺批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所谓“批评的时代”是一个喜悲交加、毁誉参半的过程,一方面孕育、生发、推动着中国社会从未有过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运动,使文学发挥出从未有过的巨大影...
当下散文创作似乎总难避免陷入同质化的灾区,一方面是生活的趋同,大家的成长经验生活经验越来越没有什么差异;另一方面也是源自散文内容的贫乏。城市化的进程抹平了大家经验...
歧 见 中国文学界对“生活”的讨论,率尔论之,大概有四种具代表性的理解方式。 1、“我的生活难道不是生活吗?”这种说法意在强调个人生活、日常生活的合法。看似理直气壮的反...
对80年代处于“思想解放”中的人来说,他们关于政治,社会特别是“人”的知识,甚至不是主要来自国家,社会(如学校教育),而是来自文学阅读。80年代的中国人从小说家那里得到的...
内容提要 合作化小说是十七年文学的一大类型,它以强烈的历史理念、变革意识和未来信念揭示合作化的正义性与必然性,书写运动中的新人物和新气象,但客观上也展示了合作化各方...
为了避免抽象化、概念化、主观化地谈论文学与生活,我主要想谈论下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更多将其放在当代汉语诗歌的历史情境中。“怎样才能站到生活的面前”,这句诗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