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发生了新的巨大转型,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前后和90年代的两次转型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诗歌所发生的第三次转型。 中国诗歌这五年来的种种实践、种种实绩...
编者按 本文为青年批评家李云雷对张慧瑜的解读,通过回顾张慧瑜个人学术经历与两人莫逆之交的生活接触,作者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这一代批评家的使命与道路:就是为未来中国的发展...
现在很多青年觉得经典作品难读,不好读。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得避免自己被流行文化快餐败坏口味,可能还要注意一些方法。 现场还原。经典大多是前人的作品,总是呈现不同的社...
文学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笔者近期对15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所作的深度访谈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当请作家们对作家群体在社会各阶层中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进行估计...
诗人张枣在接受黄灿然的采访时,谈到过一个令人醍醐灌顶的看法,他说写诗有点像悟禅:一开始,词是词,物是物,两者区隔无缘,互不相认;后来发展成词就是物,物就是词,写诗...
自1917年2月《新青年》杂志发表胡适《两只蝴蝶》一诗算起,新诗迄今整整走过了百年路程。新诗的成就与不足,文学史家多有评述。百年来,新诗诗坛先后也曾涌现过一些颇有建树的...
汉语新文学历史中,由鲁迅与文学研究会诸作家开创的乡土叙事传统显得尤为显豁和重要,并在百年以来得到不断传承。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从这样一个传统看,一部新文学的历史几...
“深入生活、沉入生命的写作伦理是最值得珍视的。这样的写作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并出之于创作者不得不发的创作冲动;与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合而为一,写出创作者观察和理解的整...
“只有把英雄放归到真实的“人”这个前提下,并且从这个前提出发,去凸显其非凡之处,这样的英雄才是真实的、人间的英雄,也才会被读者认可和接纳。” 英雄叙事是文学创作的重...
中国新诗诞生已有一百年了。百年来,新诗的开创者及其后继者们在新旧文化的剧烈冲撞中,艰难跋涉,除旧布新,走过了一条坎坷而又辉煌的路。尽管与有着三千年辉煌历史的古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