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我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始于困惑,面向光与自由

    2017-11-13

    几乎有了人类,便有了评论,而那些关于文学的部分,就是文学批评,到了近世,更是形成了系统严明的路径与面貌。有一种说法,文学评论、文学批评首先应该是文学,言外之意,缺...

  • “非虚构”写作的困惑

    2017-11-13

    在报告文学文本中,人们之所以对现实抱以深切的期待,是因为想真切地看见自己正经历的这样一个时代。而把握时代,捕捉生活现实,明晰自我内心,增强和彰显时代的精神力量,艺...

  • 樊迎春:这“一代作家”究竟是谁?

    2017-11-13

    特邀主持:李壮 青年作家的“代际”问题或者说青年作家的“群体面目”问题,一直是文学评论界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其总是能够在有关“麻木”的巨大焦虑中挑动我们日益疲倦的神...

  • 荣光启:散文诗写作之于当代诗坛的意义

    2017-11-13

    引言 在1990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和小说、散文、影像文化相比,诗确实遭到了公众话语的冷落。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诗歌写作可以由此切实回到“个人”,回到一种文...

  • 骆冬青:阿Q、汉字与文化认同

    2017-11-13

    问:鲁迅为何以“阿Q”命名小说主人公? 或曰:这个字母,像是一个脑袋,后面拖下的小尾巴,酷似小辫子。它“画”出了阿Q的形象。形似神也似。 ——这么想问题,“前提”是中国...

  • 季剑青: 废墟与生命之城:30年代北平诗人的“古城”忧思

    2017-11-13

    (选自作者著《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三联书店,2017年7月出版) 1 20世纪20年代生活或逗留于北京的新文学作家,见证了北京城市面貌的剧烈变化。为了推进民国...

  • “认识你自己”:“史诗性”小说的切入口

    2017-10-20

    论坛·史诗般的时代与创造时代新史诗 “认识你自己”:“史诗性”小说的切入口 “在今天的语境中,重提“史诗性”是一个立意高、具有历史反思性的观点。 “新时代里小说主人公...

  • 小小说的容量与深度

    2017-10-20

    小小说在今天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自我们千变万化的时代生活,近些年来小小说发展之迅猛,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性。一些作者不再借助强烈的情节或细节推动故事,而是...

  • 莫砺锋:诗歌不在远方

    2017-10-18

    近来“诗和远方”这句话不胫而走,这原是个比喻的说法,有人却误以为诗歌真在远方。某些当代诗人一向持这种观点,他们写诗,尽量避开身边的芸芸众生,惟恐沾染日常生活的烟火...

  • 冷霜:新诗史与作为一种认识装置的“传统”

    2017-10-14

    从胡适在1917年2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六期上发表《白话诗八首》算起,新诗迄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历史里,新诗与旧诗、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