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于明诠诗歌简读:树上的鸟,翻了一下白眼

      “上路的那天,他已经老了。”这是以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而自立于中国诗界的朦胧诗人江河说的。显然,他不是针对明诠。因为彼时的明诠还没有上路,但明诠的的确确记在了心里,并且在日后个我的书写里予以认真地落实:线条老辣,结体简静;体现在日常的言谈中,慢悠悠的,好象从来不知道着急,一派让它发生的淡定:沉着,宽厚和从容。这还不够。反射到具体的诗写里,明诠非要另起一行,将历史变成了宿墨,用一种数的修辞,来讲我与中国的故事。
    众所周知,数是中国文化的本相。中国的曲艺里头,即有数来宝这么一个品种。诗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一句“数风流人物”,谈笑间,便将中国的历史迅速归零。于是,“树上的鸟,翻了一下白眼。”由此,明诠发现了其中的机关:数是一种叙述。他先是将八大山人数落了一遍,接着又对中国的词牌悉心进行了清理,结果显示:在历史的深处打坐,却又让历史为我所动,方是轻逸的本旨。他不想为难历史,只顾数过来数过去。展开而不追问,沉浸而不沉入。这样的举止,似乎是将个我书写的“意思”置换成个我诗写的“趣味”;事实上是其试图摆脱“深刻诗学”纠缠的一种努力。历史是复数,负数,或函数。当他数不下的时候,就忍不住代数。代数是对着讲,是解释或议论。这种境况的出现,应该与明诠的知道有关。
    明诠读的书太多了,而且不忌口,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这种知道,自然涵养了他的中产阶级趣味:老到,温厚,甚或尺度恰切的幽默。因此,他不会写那种无中生有的诗,只能写这种知道的诗。知道,令人与世界的相遇具备了某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一方面为明诠的诗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点和支点,有利于其推磨式的叙述;另一方面,又缘于词与物的过度对应,令读者的读充满了风险,正如诗人柏桦所说,“确定性不是使人放松、坚定,而是使人懒惰、无所事事。”面对知道,朦胧诗人江河的做法是重读,翻译,几乎没有反对。第三代诗人程维就将别扭和看不惯,变成了反讽。到了明诠这里,他仅使了两招,就让个我诗写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观。一是通。通就是让陈年旧事和历史风物始终保持一种对话性。明诠不想跟这一切翻脸,一遍遍地数,数得古今不得不一体同分异构,相看两不厌。中国人怕见面,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只要一见面,之前个人心中的小九九均退避三舍,说上话成了一步当先,一夫当关。二是闪。闪不是时间,也不是速度,而是一种防御性动作。可能明诠一边担心历史题材对个我的强大吞噬力,一边又忧惧文化题材对个人情感与经验的强行绑架;无奈之下,只好在类若缠绵的推搡中骤然抽身,让读者扑了空,闪了腰。从这个意义上讲,闪是伏击,不是游击,它有效突破了读者的预设。你不是知道吗?再数一遍,说不定你就不清楚了。中国的文化,有恍惚的本能。比如汉字,你盯得时间长了,越看越不像那个字了。什么叫望真如草?这里面就有个凝神和出神的关系问题。从这个层面看,闪是反讽,是明诠对读者开的一个玩笑,有些轻伤害但不致命,有些耍赖但切莫当真。在一个仿真的国度里,谁当真谁就会被闪,而且是电闪。
    快闪开!明诠虽然没有这么高喊,但数完了人物数事件,数完了事件数笔画。数久了,居然从《点画呻吟》里数出了诗的体积感。按理说,知道的诗,是负重的诗。作为诗写者,知道的越多,其诗写越容易变成阐述或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论,知道是优势,也是包袱。如何将包袱变成抱负、蜕变为一种诗写的雄心?明诠的办法是,触景生情却不滥情,实物残渣均熬成药引子。前些天,我在董子文化街一个画廊里,看见写意大师李苦禅的一幅花鸟,是用多年废弃的残纸画的。纸张很不规整,但笔墨很精到,笔势也很开。诚然材料旧了些,照样是好东西。这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明诠的诗写:同样是吊古怀今,他不仅要说话说给古人听,而且还要说话说给今人听,更重要的是说给自己听。三者平起平坐,没有时间纵深的重压,往来自如。这样以来,明诠的诗写不仅有了趣味,而且有了活力。著名诗人、评论家陈超指出:恰好是为了使诗歌更有趣味,诗人需要在其中涉入更复杂深邃的意义;恰好为了满足诗人对写作技艺的高难度游戏,他必须对心灵的幽秘有更多的发现。
    明诠习惯拿时代说话,也喜欢跟历史蹴鞠,但具体到诗写的层面,就极力规避时间的加害。有时为历史变轻,他就适当加一些生活禅;有时让结石的词语活起来,活下去,他就暂时放弃词与物的周旋,偶尔做些极端的分离,但也不是真正的撕裂,更不是死敌似的冒犯。也许是知道帮了他,让明诠做到了心中有数:既不写惊世骇俗的诗,也不写歇斯底里的诗。即使遭遇令人作呕的革命叙事、官场叙事、红色叙事以及情色叙事,他也总是津津乐道地数着。这种类若教养的平衡性,先是源于明诠对历史间离性的深谙,继而是源于其对趣味和活力之于诗歌深度的考量。“树上的鸟,翻了一下白眼。”这一翻不要紧,竟翻出了明诠诗写趣味的发生机制:呈于境,感于目,亲乎情,切于事,会于心,达乎灵。趣味,令我们淡化了对明诠诗写意义的追逐,也引起了我们对语言的特殊沉浸,惊愕,惊喜。倘若语言偏离了实用性,带给我们喜悦时,诗就现身了。 我想,这也是明诠数来数去的一种后果。
    2014-11-10于德州
    (格式,本名王太勇,中间代诗人,艺术评论家,著有诗集《本地口音》、评论集《对质》等。现居德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