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子夜》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子夜》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点评!
    《子夜》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上海都市却依旧充斥着紫醉金迷的生活、明争暗斗的算计以及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以描写吴荪甫的状况为主线,辅以他的事业,合伙人,对手以及家庭,三个月转变为破落的剧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子夜”即黎明前中国社会的生活状态。
    一、《子夜》时代的背景
    (一)国民党争权内战爆发
    (二)欧洲经济恐慌影响中国民族工业
    (三)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自己,严重 剥削农民
    (四)罢工浪潮高涨
    (五)在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大规模武装起义    
    二、内战的根本原因
    (一)使农村陷落
    (二)使吴荪甫的外债无法回收,导致资金紧张
    (三)使市场公债涨幅不定
    (四)使资本家的民族工业发展遇到阻碍
    (五)使工厂工人翻起罢工浪潮
    (六)是农民武装起义的根本原因
    三、吴荪甫的众叛亲离
    婚姻上,妻子林佩瑶与吴荪甫感情冷淡,貌合神离
    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于张素素求学
    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祥、刘玉英背叛自己
    亲友上,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直接导致吴荪甫的彻底失败
    作者用了五个章节描写裕华工厂的工人罢工,在残酷的压迫下,农民工人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发起了巨大的罢工了浪潮,无论是先提到的姚金凤领头的罢工,还是后来总工会牵扯的组织罢工,都成了导致吴荪甫彻底失败的因素。
    四、主要人物点评
    赵伯韬,买办资本家,有外国金融资本做后台,公债场上的魔王,操纵着整个上海滩的金融市场。骄横奸诈,凶狠残酷,荒淫腐朽。排斥、打击和控制民族工业,迫使民族资产阶级投降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从而使中国的经济沦变为殖民地经济。用狡诈、毒辣的方法,千方百计地勾引吴荪甫陷入他“多头”的圈套里。在金融界兴风作浪,为所欲为,甚至在生活上荒淫腐朽,利用徐曼丽一类的人达到目的。
    张素素,矛盾带着妇女解放,男女两性平等的先在观念来理解并塑造城市知识女性的形象。她年轻时尚,厌倦平凡而庸碌的生活,思想自由而开放。是林佩珊嘴里眼里的“女革命家”。通过和四小姐惠芳的对比,那些陈旧的腐朽的东西,终究被新思想新事物所取代,那些破败不堪的封建传统,是必定会走向灭亡的。
    范博文,自认为是革命家,却被人视为小丑,是张素素眼里的软骨头;自认为是诗人,却让人觉得酸腐懦弱的形象。通过他,可理解矛盾对当时如范博文一样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切担忧。矛盾先生希望真正的知识分子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能够担当起民族道义的勇士,能够拯救中国。
    杜新箨,“万能博士”,留法的三五年间,他进过十几个学校,他试过各项的学科,涵盖农业工业与哲学。但他的热心只有几个星期或几天,是巴枯宁主义—什么都看不惯,什么也都不在乎。这三个青年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形象地说明了黎明前的中国的败落原因:封建限制、缺少真正的知识分子、海归学者无从为国效力
    吴荪甫,其实是一位强大,自信,有抱负有手腕的资本家。然而在当时的情形,他处于各种阻拦和无奈里,遇赵伯韬的狠辣还能保持当机立断的理智去解决问题,也是他能保持长久成功的重要原因。
    屠维岳,更像当今有才干的朝气蓬勃的青年。初见吴大老板,他不卑不亢,毫不畏怯,礼节大方得体。在本书里,他扮演一个为达目的,可以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狠角色。但无论在任何时候,他都能保持自信,是一个干练,机警,有勇有谋,有潜质的青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