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应用 >

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


    摘 要:立场指作者对文中信息或话语参与者的态度、情感、价值判断和责任, 学术写作中恰当的立场表达能够增强语篇的说服力, 有助于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但立场表达一直是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的困难, 分析其使用的具体困难、原因和对策有助于产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认知类立场副词, 呈现局限性命题内容时表达的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表达言据性和真实性立场时, 不能充分意识到词汇选择对上下文意义的限制。学习者需要学会判断并恰当表达命题信息的确定程度, 也需掌握立场表达语的选择对命题信息内容的限制。
    关键词:立场副词;学术英语写作;学习者语料库
    作者简介:娄宝翠,博士,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和学术英语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150);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社科[2015]70号)。
    一、引言
    立场(stance)表达是学术英语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学术写作旨在创造专业知识并劝说读者信服自己的观点,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展开逻辑论证,逻辑论证依赖于三个要素:一、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分析与评价;二、对作者所持立场的论证;三、以连贯方式对该立场的呈现1。这三个要素都离不开作者的立场表达,因此,立场表达是学术语篇的重要特征2。为了增强学术写作的说服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既要呈现相关专业知识的命题信息,也需要表达自己对这些信息的态度和评价,恰当地创立作者身份并与潜在的读者进行互动,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这需要作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然而,研究发现立场表达却是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面临的难题3。英语中立场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包括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副语言手段,立场副词(stance adverbs)属语法手段,是最常见的立场表达方式之一。以往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学习者英语议论文写作语料,将立场表达语作为整体进行宏观研究,针对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使用副词表达立场的微观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通过分析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考察学习者立场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学术英语写作和教学提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
    立场指作者对文中信息或话语参与者的态度、情感、价值判断和责任,包括作者对文中信息呈现方式的评价,可以通过词汇或语法手段实现,是当今应用语言学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4。近三十年来,不同学者曾使用不同的术语描述作者态度和情感的表达,例如言据性表达、模糊限制语5、情态6、立场7、评价8和主观性9。尽管这些术语各自有不同的焦点和视角,有关作者态度和情感表达的研究仍然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表达观点和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学术写作中恰当地表达立场。本文采用学术英语研究中广泛使用的“立场”这一术语。
    作为高频出现的立场表达语,立场副词用来表达作者对命题信息内容或呈现方式的态度或评价,根据语义范畴可以分为三类:认知类、态度类和方式类。认知类和态度类立场副词都表达作者对命题内容的评论,前者体现作者对命题确定性、真实性、言据性、局限性和精确性的判断(如clearly, probably);后者表达作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或评价(如importantly, fortunately)。方式类立场副词表达作者对命题呈现方式的评价,或解释命题应当如何理解 (如briefly, specifically) 。
    国外有关立场表达的研究大多基于体裁分析的方法,从人际意义的视角探讨其使用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立场表达语在不同语域、不同体裁、不同学科文本中的分布特征不尽相同;能够表达作者对命题确定性或可能性的判断,体现增强或缓和语气的功能;在语篇中具有人际意义,表达作者对命题态度的同时,也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与读者就命题内容进行互动协商;学习者在学术写作的立场表达中存在困难,尤其是命题确定性的表达方面10。对中国学习者学术英语语篇中立场表达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使用立场表达语的频率相对较小,词汇丰富度不够,倾向于用权威性的语气直接表达自己的对命题的立场和态度11。国内有关立场副词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语料和本族语者语料,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立场表达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使用立场副词的特征异同互见。主要差异在于: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使用的立场副词集中于几个词项,缺乏多样性;倾向于出现在句首位置,句法位置不够灵活;较少使用立场副词这一隐性的立场表达方式;对能够明示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搭配序列使用相对单一12。国内基于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语料考察立场副词使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潘璠基于中外机械专业期刊论文语料,发现中国作者使用的立场副词整体偏少,在词项选择和句法位置方面存在口语化倾向,对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的表达缺乏充分认识,影响到国际学术圈对论文的认可和接受13。这些研究表明,由于形式和语义的多样性以及句法的复杂性,恰当地使用英语立场副词表达作者立场对中国学习者来说具有挑战性。
    学术写作中恰当的立场表达能够建构语篇的评价性和互动性, 明示作者对命题的态度和立场, 并且让读者介入语篇, 引导读者进行判断与思考, 有助于实现学术交流的目的;将相同专业的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与权威国际期刊发表的英语论文使用副词表达作者立场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能够揭示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立场表达技巧以及立场表达中存在的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库和权威国际期刊论文语料库, 考察学习者学术写作中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和存在的困难, 具体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1) 与国际期刊论文相比, 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认知类、态度类和方式类立场副词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 两个语料库中高频认知类立场副词及其表达的语义特征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学术英语语料库,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国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立场副词的使用特点。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研究语料。课题组自建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库和国际权威期刊论文语料库,前者是观察语料库,由2011-2013年国内36所高校英语专业50篇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构成,词容804935;后者是参照语料库,由2010-2013年应用语言学方向8个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100篇研究论文构成14,词容802490。每个文本处理过程中删除图表、致谢和参考文献等信息,只保留标题、摘要和正文内容。
    接着,识别要考察的立场副词。本研究参考Hyland、Hyland&Milton、McEnery&Kifle以及徐宏亮等针对学术英语语篇列出的考察词项,确定147个立场副词作为考察对象,其中包括部分介词短语(以下统称立场副词)。根据Biber等的分类方式,将这些立场副词划分为三类,即认知类、态度类和方式类,旨在考查不同类别立场副词的分布特征。
    然后,提取索引行, 并进行索引分析。这里包括四个步骤:一、使用语料库索引工具WordSmith 5.0,将确立的考察对象逐一在两个语料库中进行检索,提取其索引行;二、人工排除掉不表达立场功能或非副词用法的索引行(如likely用作形容词的索引行),确定每个检索词项的出现频率;三、将这些词项按照类别进行归纳,统计出不同类别的立场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特征;四、分别提取两个语料库中高频出现的立场副词,观察其分布特征,分析其立场表达特征。
    最后, 进行对比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和对数似然率统计计算工具, 将不同类别和高频立场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进行差异性检验, 对比分析其分布特征;人工观察两个语料库中高频立场副词的使用语境, 对比分析其形式以及语义功能特征。
    四、结果与讨论
    1.立场副词的分布特征
    本研究的考察对象包括147个立场副词, 我们将每个考察对象在两个语料库中进行检索, 人工排除不表示立场意义的用法, 获得每个立场副词的频率信息。结果发现出现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共145个, 学习者语料库出现137个, 国际期刊论文语料库出现140个, 其中134个在两个语料库中都出现。接着, 按照类别进行归纳, 统计认知类、态度类和方式类立场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整体分布信息 (见表1) 。
    表1 三类立场副词频率分布信息
    
    注:“-”表示学习者少用;“*”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表1数据说明, 总体而言, 学习者使用的立场副词标准化频数少于国际期刊论文作者, 但差异性不显著 (p值=.233.>05) , 每万词出现的频率分别是85.78和87.54, 这个结果与赵晓临基于学习者议论文语料的研究具有一致性15。认知、态度和方式类立场副词在学习者语料中的比例分别为86.63%、7.78%和5.59%, 在国际期刊论文语料中的比例分别为85.71%、7.81%和6.48%。三类立场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比例分布比较接近, 使用最频繁的都是认知类立场副词, 其次是态度类和方式类。差异性检验表明, 认知类和态度类立场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频率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方式类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p值=.017<.05) , 学习者使用偏少。这说明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种类的立场副词, 表达自己对命题内容的判断和评价, 尤其是对命题的确定性、真实性、言据性、局限性等的认知性判断。由于态度类和方式类出现频率较低, 下面我们主要考察高频出现的认知类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
    2.高频认知类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
    经过统计, 我们获得了两个语料库中高频出现的前十个认知类立场副词及其标准化频数 (见表2) 。
    表2 高频认知类立场副词频率信息
    
    注:标准化频数的计算单位是每十万词
    表2说明两个语料库中高频出现的前十个认知类立场副词大致相同, 但顺序有所不同。其中7个具有一致性:according to, frequently, often, always, generally, actually和clearly, 学习者高频使用的还包括mainly, usually和quite, 国际期刊作者高频使用的还包括relatively, in fact和significantly。这说明学习者能够使用熟练作者高频使用的大部分立场副词来表达对命题内容的判断和评价。语义分析表明, 这些高频立场副词分别表达局限性 (frequently, often, usually, always, generally, mainly, quite, relatively, significantly) 、言据性 (according to) 、真实性 (actually, in fact) 和确定性 (clearly) , 下面我们将从语义视角进行分析。
    (1) 局限性立场
    局限性立场副词用来表达对当前命题信息内容的限制, 表示不确定的意义, 包括不确定频率和程度, 其使用在语篇中起到模糊限制的功能, 使得命题的表达方式更加委婉和谨慎。学习者高频使用的不确定频率立场副词包括frequently, often, usually, always和generally, 其中usually未在期刊论文中高频出现。
    表3 频率立场副词标准化频率信息 (每十万词)
    
    表3说明, 这五个常用的频率立场副词中, 与国际期刊作者相比, 学习者对表达信息确定程度较低的减弱语often一词使用不足 (p值=.000<.05) , 对其它四个词汇过度使用, 而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国际期刊论文使用最多的是often, 论证中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观点;作为相对强势的限定语, usually和always表达命题事件可能出现的频率和确定程度较高, 在句中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 在学习者写作中使用明显过多, 表明学习者倾向于使用较为权威的语气表达观点, 这与徐宏亮和徐昉研究结果一致。例如:
    1) The Comment Adjuncts are usually used as a device to convey the speaker’s attitudes, opinions and feelings……
    2) Discourses are always related to other discourse produced earlier……
    3) In verbal intertextuality, allusion always refers to the citation of a famous saying.
    上述例句来自学习者语料库, 例1) 和例2) 使用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的usually和always, 而期刊作者表达类似内容时, 会根据情况使用often或almost/nearly always以降低作者对命题信息判断的确定性程度, 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通常”“往往”在汉语学术语篇中高频使用, 学习者容易受到母语迁移影响, 倾向于选择英文的对应表达16。例3) 内容是某个领域内专业术语概念, 学习者使用always表明自己对概念内容不是完全确定, 这不符合学术写作对术语描述的规范, 而国际期刊作者通常会省去always一词, 表明自己对概念内容是完全确定的态度。例如:
    4) On the interpersonal dimension, verbs of perception……are often used as DMs for marking shared knowledge between the speakers.
    5) It follows that research on adolescent L2 writers is almost always infus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the social……
    6) With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 knowledge building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learners creating new cognitive artifacts……
    这些例句选自期刊论文语料库, 例4) 和例5) 分别使用确定性程度相对较低的often和almost always, 使得论断的语气相对缓和;例6) 中呈现术语意义时, 没有出现任何限定成分, 说明作者对命题概念内容的真实性完全确定。
    学习者高频使用的不确定程度副词包括mainly和quite, 而期刊作者高频使用的是relatively和significantly。其中, mainly、quite和significantly是增强语, 能够增加动词、等级形容词或副词的强度, 而relatively是减弱语, 用来降低强度并缓和语气。学习者高频使用的都是增强语, 表达对命题确定程度较高的立场。期刊作者使用的包括减弱语和增强语, 表达确定程度较低和较高的立场。
    上述分析说明, 期刊作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较多使用具有缓和语气功能的立场副词对命题内容进行限制, 表达对命题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而学习者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对增强语气的立场副词使用较多, 表达命题内容确定性的程度相对较高。这与Hyland和Milton以及吕长竑、周军的研究发现一致17。原因可能是学习者语言知识不足, 或是没有完全了解学术英语写作中不同语步对确定性或不确定性表达的要求以及如何恰当表达命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而这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作者在学术写作中需要区分事实与观点, 对以往文献和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并用可接受的方式说服读者。而且研究表明增强语通常起到夸张或夸大的作用, 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相对较少18。因而,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 要提醒学生不同频率/程度副词表达作者对命题的确定程度不同, 需根据自己对命题确定程度的判断来选择词汇。此外, 学习者在立场表达中存在误用现象, 在需要确定性立场表达时使用不确定立场, 这说明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对不确定意义的表达或判断存在困难。
    (2) 言据性立场
    言据性立场副词用来表达知识的来源, 显示所呈现信息的出处, 两个语料库中高频出现的是according to。该词是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立场词汇, 在学习者和期刊论文语料库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每十万词94.91和30.28, 前者是后者的三倍以上, 学习者明显比期刊作者过多使用该词 (卡方值=267.109, p值=.000<.05) 。学术写作中, according to引导的信息来源分为两种:第一, 引导他人文献的外部引用, 如后面跟具体人名;第二, 涉及当前文本内容的内部引证, 如后面跟当前文本中的某个图表。当用作外部引用时, 该词引出的命题通常不属于该学科常识性内容, 而是更为专业的知识19, 如:
    7) According to Dornyei and Scott (1997) , switching to L1 is a strategy chosen by a speaker with a deficiency in L2 vocabulary knowledge in order to convey their meaning through consciously using words or phrases from the L1 in L2 communication.
    8) According to Biber et al. (1999) , adverbials of result are the most frequent semantic group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a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key roles of indicating the writer’s conclusions and linking claims to supporting data.
    上面两个例句选自期刊论文语料库, 参引的命题信息不是业内普遍了解的语言学知识, 而是语言学下属某学术方向更加专业、更加具体的知识。对学习者语料索引行的观察说明, 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使用according to引用外部文献时对命题内容的限制, 如:
    9) According to Halliday and Martin (1993) , scientif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objectification.
    10) According to Halliday, language has three metafunctions: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2007: 90-92) .
    上面两个学习者例句中, 参引信息的具体内容分别是科技语言的特征以及语言的功能, 这些在语言学领域是较为普及的知识, according to的使用显得有些夸张, 会让读者误以为下面的命题信息专业性更强, 是针对某一研究方向更加详细的命题或观点。期刊作者在引用此类普及性知识时, 通常是直接陈述参引信息后使用句末标识来源的方法, 如“Scientif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objectification (Halliday & Martin, 1993) ”。因而, 学术英语教学中, 不能仅仅要告诉学习者减少使用该词, 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了解该词对所引出信息内容的要求或限制, 辨别学科领域中大家公认的以及较为专业的知识, 了解该词用来引出参引文献时对引用信息专业性程度的限制, 并鼓励使用其他参引文献的方法。
    (3) 真实性和确定性立场
    真实性立场副词的使用说明作者认为当前命题具有真实性。在表达真实性立场时, 学习者高频使用actually (每十万词29.07次) , 期刊作者使用in fact和actually (每十万词分别21.81和19.94次) 。统计数据显示, 学习者未高频使用in fact (每十万词8.08) , 明显少于期刊作者 (卡方值=-49.844, P值=.000<.05) ;学习者较为依赖actually表达真实性立场, 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期刊作者 (卡方值=13.308, P值=.000<.05) 。学术语篇中, actually的使用通常显示与其他论断或预期观点的对比, 尤其当用在句首位置时, 与前文陈述内容或预先的假设进行对比。例如:
    11) we find no sign that inferences from the effect to the cause, such as (7) , are perceivably stronger than those where causality goe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as in (8) . Actually, DEVEE in (7) seems to express a particularly weak and highly subjective inference.
    12) Thus, though Hispanic marketers actually com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y are bound together through the display of knowledge about a “Latino lifestyle.”
    这两个例句选自期刊论文语料, actually的使用都显示出上下文命题观点某一层面语义上的对比关系。如例11) 中的“perceivably stronger”和“particularly weak and highly subjective”, 以及例12) 中的“different backgrounds”和“bound together”。但是, 对学习者索引行的观察发现, 部分学习者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例如:
    13) So the first purpose is to give a general review of related studies on motiv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ctually various motiv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proposed by different researchers and we had better have a clear idea about this content.
    14) A second area of linguistic research has been into language features of blurbs. Actually, a large amount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linguistic choices offered by authors of blurbs.
    例句13) 和14) 选自学习者语料, 两个例句都使用了actually, 但是对其语境的观察并未发现上下文中的对比关系, 表达的是强调或递进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部分学习者没有掌握该词对上下文命题意义对比关系的要求。因而, 教学中讲授命题真实性表达技巧时, 需提升学习者使用不同词汇的意识, 并明确讲授这些词汇的使用对于上下文意义的限制。
    表达确定性立场时, 学习者和期刊作者高频使用的都是clearly, 标准化频数分别是每十万词19.50和25.05, 学习者的使用偏少 (卡方值=-5.559, P值=.018<.05) , 这说明学习者能够有意识使用该词表达自己对命题的确定性态度, 虽然确定性表达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 与期刊作者相比, 学习者对学术知识和学术写作技巧的掌握都处在初级阶段, 对于命题的确定性表达可能缺乏足够的信心, 也可能是因为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确定性较高的局限性立场副词这一表达方式。
    五、结语
    本文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学习者学术写作中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和存在的困难。结果发现,认知、态度和方式类立场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比例分布比较接近,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认知类。对高频认知类立场副词的分析表明,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局限性意义的表达或判断存在困难,具体表现为过多使用增强语和较少使用减弱语,表达命题内容确定性的程度相对较高,在需要确定性表达时使用不确定意义的立场副词。学习者明显过多使用表达言据性意义的立场副词,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其用来引出文献时对具体命题信息内容的限制,在表达真实性立场时,不能充分意识到词汇选择对上下文意义的限制。
    本研究的发现对学术英语教学具有启示:一方面, 学术英语教学中需明确告知学习者在学术语篇的建构中, 作者不仅呈现语篇外部的研究事实, 也要突出作者对语篇内部讨论话题的立场, 提升其立场表达意识;另一方面, 学术写作训练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恰当判断命题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能力, 并掌握对应的语言实现形式, 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对命题确定程度的判断来选择立场副词。此外, 学习者亟需掌握立场表达语使用中不同词汇对上下文命题信息的限制, 培养自己区分研究领域内公认观点和更为专业观点的能力。
    注释
    1 Wingate, U.‘Argument!’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essay writing is about.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2, 11 (2) , 145-154.
    2 Biber, D.Sta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university registers.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6, 5 (2) , 97-116;Charles, M.Phraseological patterns in reporting clauses used in citation: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ses in two discipline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6, 25 (3) , 310-331;Hyland, K.Met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London:Continuum, 2005.
    3 Hyland, K., & Milton, J.Qualification and certainty in L1 and L2 students’ writing.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7, 6 (2) , 183-205.
    4 Biber, D., S.Johansson, G.Leech, S.Conrad & E.Finegan.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London:Longman, 1999;Biber, D., & Finegan, E.Adverbial stance types in English.Discourse processes, 1988, 11 (1) , 1-34;Guinda, C.S., & Hyland, K.Introduction:A context-sensitive approach to stance and voice//Stance and voice in written academic genre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2, 1-11.
    5 Chafe, W.“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Norwood, N.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6, 261-272.
    6 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7 Chan, T.H.T.A corpus-based study of the expression of stance in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5, 20 (4) , 176-191.
    8 Hunston, S., & Thompson, G.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9 White, P.R.Beyond modality and hedging:A dialogic view of the language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Text, 2003, 23 (2) , 259-284.
    10 Hyland, K.Hedg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8;Lancaster, Z.Expressing stance in undergraduate writing:Discipline-specific and general qualities.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6, 23 (3) , 16-30;McEnery, T., & Kifle, N.A.Epistemic modality in argumentative essays of second-language writers// Academic Discourse.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2, 182-195.
    11 Allison, D.Assertions and alternatives:Helping ESL undergraduates extend their choices in academic writing.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5, 4 (1) , 1-15;徐宏亮:《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徐昉:《二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年第5期。
    12 赵晓临:《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立场副词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
    13 潘璠:《语用视角下的中外学术论文立场副词对比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14 八个国际权威期刊包括:Applied Linguistics,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esol Quaterly,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5 赵晓临:《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立场副词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
    16 龙满英, 许家金:《大学生英汉同题议论文中立场标记的对比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年第3期。
    17 吕长竑, 周军:《中西学者语篇立场表达对比研究——以经管类英文学术论文为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年第1期。
    18 Hinkel, E.Adverbial markers and tone in L1 and L2 students’ writing.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 35 (7) , 1049-1068.
    19 Lee, D.Y., & Chen, S.X.Making a bigger deal of the smaller words:Function words and other key items in research writing by Chinese learners.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9, 18 (3) , 149-16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