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艺谭 >

黄南藏戏复兴有招 


    黄南藏戏是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历代黄南藏戏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参考黄南藏传佛教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日常生产生活动作等,总结出成套的表演程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藏剧团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黄南藏戏面临失传危机,剧团减少,艺人老龄化,演出范围缩小,抢救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一平台,黄南藏戏得到蓬勃发展,其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演出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村落、寺院、学校的民间藏戏团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黄南州共有民间藏戏剧团16家,藏戏艺人500余名,演出剧目37台,每年演出达100余场。
    综观黄南藏戏复兴的过程不难发现,其中有几个重要的抓手:
    一是弱势项目,重点扶持。相对于唐卡、堆绣等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传统文化项目,黄南藏戏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受现代文化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传承状况不容乐观,2008年黄南民间藏戏团体只有6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黄南州把保护黄南藏戏摆在保护区建设的优先位置予以重点扶持。2009年以来,黄南州扶持同仁县江什加民间藏戏团兴建了黄南地区第一家集舞台、广场、更衣室、小型展厅等于一体的藏戏传习展示中心,有效改善了该团的演出条件,大大激发了当地村民排演藏戏的积极性。同时,对同仁县兰采乡土房村藏戏团、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乌兰牧骑藏戏团、泽库县宁秀乡果改寺藏戏团等民间藏戏团体也予以大力扶持,帮助这些剧团改善了排练演出条件。
    二是培育剧团,夯实基础。剧团是藏戏保护传承的关键,也是民间藏戏繁荣发展的具体体现。青海省藏剧团作为项目保护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把恢复和组建民间藏戏团作为首要任务,多次深入农牧区,一家一家走访,与民间剧团负责人、寺院活佛、学校领导反复沟通和交流,宣传党的民族文化保护政策,积极动员当地民众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青海省藏剧团还组织骨干力量成立了藏戏传承中心,对黄南州民间藏戏剧团进行业务指导和帮助。经过持续的宣传动员和引导扶持,黄南州民间藏戏团数量达到16家,其中,村藏戏团11家,寺院藏戏团4家,学校藏戏团1家。
    三是排演剧目,锻炼队伍。编演剧目、服务观众,是民间藏戏团立身之本。为了复排传统剧目,青海省藏剧团抽调专业骨干对民间藏戏团的剧目排演进行了一对一的业务指导。2011年以来,帮助民间藏戏团复排《昂萨文波》等12个剧目,新编《苏吉尼玛》等6个剧目。目前,黄南州民间藏戏团能演出的剧目达37个。通过剧目排演,老演员们不仅恢复了基本功,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扩大了传承人群。在剧目排演方面,针对寺院藏戏演出时间固定、非盈利性、具有教育作用等特点,对寺院藏戏采取了差别化扶持措施,保持了寺院藏戏原有的风貌,为寺院藏戏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赢得了广大僧侣与群众的好评。
    四是加大培训,提高水平。青海省藏剧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加大对民间藏戏人才的培养。近些年,采取举办“黄南地区民间藏戏传承人培训班”、邀请西藏藏戏专家开设藏戏传习课程、举办西藏“阿姐拉姆”藏戏身段及打击乐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民间藏戏团的编导、演职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黄南藏戏发展历史、表演技巧、“非遗”保护政策和环境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民间藏戏团的创编能力和演技水平,以及民间藏戏传承人群的传承水平。
    五是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近年来,黄南州积极搭建黄南藏戏展示展演的平台,推动藏戏展演活动常态化、品牌化,以展演活动扩大藏戏的社会影响,培育观众群体。2013年以来,黄南州先后举办了黄南藏戏汇演、黄南藏戏展演、“雅顿”藏戏艺术节等活动,青海省27家藏戏剧团参演,累计演出48场。藏戏展演活动为民间藏戏团体提供了相互交流、观摩、学习的平台,促进了黄南藏戏的保护传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