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应用 >

古诗英译要做到话语融通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世界上发挥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译出实践至关重要,它体现了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进行主动传播的愿望和举措。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成为传递本土文学经验、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古诗最初的翻译工作以西方汉学家为主。近几十年来,中国翻译家不甘落后,取得了卓著成绩。但是,古诗英译(外译)及其研究应置于世界文学的图景下予以审视,考察它能否以自身的多维价值影响目标语读者的思想世界。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翻译的话语融通。话语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受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条件、主流诗学观等要素的影响。
    注重精神交流
    倡导译介结合
    古诗的经典性不仅仅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出的多重启示意义。当今西方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也离不开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养分。翻译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在文化立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方面的深层融通。融通并非以一方话语压倒另一方话语,而是不同话语之间的相互理解、认同、互补。古诗英译也就是要促进中华民族精神融入西方话语体系,并且使其发扬光大。古诗英译的过程,是以现代人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进行沟通、碰撞、融合的过程。译者应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立足现代语境,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忠实再现诗人的精神境界和古诗的深层内涵,使译文在异域文化语境中也能产生经典原作的辐射效应。
    翻译活动是为了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以及不同层次目标语读者阅读和研究的需要。古诗英译固然可以采取多种译介构成结构,但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西话语融通,译者可有意识地添加序言跋语、导读文字、注释、插图、照片等副文本,以弥补因单纯翻译而造成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不足等问题。副文本对整个文本的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并且会对译文的接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深度翻译手段,副文本也是译者进行文化定位以及实现翻译意图的载体,有助于引导目标语读者对古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恰当的副文本依赖于译者对原文的透彻理解、丰富的学识修养以及对预设读者认知能力的估计。
    使用通俗语言 兼顾音形之美
    长期以来,普通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文化知之甚少,尚未形成一定数量的接受群体。因此,如何激发西方读者对中国古诗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并且逐步扩大传播范围,是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话语融通依靠翻译,翻译是由语言来实现的。译者最需要下功夫的是使用明白、晓畅的现代英语译介古诗,诠释诗人意图和诗歌意境。许渊冲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原则是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而又不违背原文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尊重中国文化异质性的前提下,从原文语境和读者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充分发挥英语优势进行古诗英译,这样既可以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目标语文化。无论是以异化策略为主还是以归化策略为主,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异质文化的互融共生。
    让目标语读者读得懂中国古诗,还必须注意在翻译时要体现诗歌自身的音美和形美特征。诗之所以成为诗,不仅在于它表达的内容,而且在于它表达的方式。中国古诗反映了物我一体的运思模式,更加注重缘情而发与情景交融,这种感性的特质一经翻译,就必须遵循英语语言的形合特征、逻辑关系、语法规则。音韵美是构成古诗整体美的重要因素。译诗如果不押韵,那么就失去了诗情诗味。中国古诗讲究平仄律,英语诗歌讲究轻重律,所以译诗很难保持也没有必要保持原诗的音韵节奏。译者可借鉴传统英语诗歌的不同韵律形式,使用韵体译诗,但并不是机械复制原诗音韵;在诗歌外形方面,中国古诗的诗行排列以整齐方阵为主,而英语诗歌由于每行单词数不固定,诗行排列呈现长短句的特征。因此,译者可以重组语言结构,通过变通方式营造译诗的形美效果。总之,古诗英译不是文学形式的直接转换,而是根据英语的诗学要素进行某些本土化改造,使译诗也具有目标语的音形之美。经整合之后的译诗,既可以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诗性特质,又能获得更大程度的亲近感。
    加强译出实践
    彰显文化立场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世界上发挥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译出实践至关重要,它体现了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进行主动传播的愿望和举措。不可否认,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古诗传入西方世界功不可没。但是,他们往往根据自身社会、文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行翻译取舍或改写,某种程度上还不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展示古诗的总体风貌和精神内涵,有时甚至会因理解不深而导致阐释不足和误译现象。这种为了弥补文化缺失的译入翻译固然可取,而且事实上也因其颇具吸引力而使西方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发生了某些改变,但是中国翻译家通过主旋律的、导向性的译出翻译有助于让目标语读者明白何为中国古诗的精华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中国翻译家的译文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在传播内容和翻译方法选择方面更加有的放矢。中国翻译家理应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在兼顾社会语境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传递中国古诗蕴含的生命品质、生态智慧、审美旨趣和正义力量,从而让异域读者也能产生心灵共鸣。
    译者肩负文化沟通和思想引领的责任,他们从事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动因都与自身的文化立场有关。西方汉学家的文化立场影响着他们挑选、解读、译介古诗的视角和方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中国翻译家,自然会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翻译话语言说方式和翻译诗学观念。在古诗英译过程中,中国翻译家应自觉从本民族的文化立场出发,恪守“修辞立诚”的美学传统和伦理规范,进入物我互为的状态,通过审美移情和合理阐释,彰显古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应注意的是,译者要善于抓住“诗眼”,揣摩如何用英语确切表达中国文化关键词,尽量避免用西方文化色彩浓厚的术语套译。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读者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新鲜用语会逐渐融入英语语言体系,并且不断丰富异质话语系统。然而,彰显中国文化立场,并不意味着只是进行单向文化灌输,而是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在文化对话和协商中让中国古诗以及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