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
http://www.newdu.com 2025/01/06 11:01:11 《语言教学与研究》 李捷、何自然 参加讨论
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
李捷 何自然 提 要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汉语教学是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帮助学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语言模因的过程。模因的传播规律有助于学生将已学的语言现象不断加以巩固,在大脑中形成长久性、多产性、保真度高的语言模因。为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模因在各阶段的生存率,促进语言模因在学生大脑中的记忆和储存。 关键词 模因论;语言模因;汉语教学;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一术语最早见于Richard Dawkins (2006[1])的The Selfish Gene中,用以与基于生物基础的“基因”(gene)相区分。Dawkins认为“自私”的基因以繁殖为手段不断扩张,实现生物进化,而模因则通过模仿、复制为扩张手段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和进化。简言之,模因是一种传递人类文化的复制因子。就像基因能通过精子和卵子从一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体一样,模因能通过模仿、复制从一个大脑跳到另一个大脑。譬如,我们将一个好想法告知他人或将它写在论文里时,如果别人知晓了该想法,那么该想法就是一种模因。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播,就可以被称为“模因”。 戴浩一先生(2002)在论述语言的本质问题时也曾提及新达尔文主义的语言演化观。他指出王士元先生也主张语言演化要注重模因(memes)的承传,即注重文化、社会及历史的语言基础。桂诗春先生在为顾嘉祖教授主编的《语言与文化》撰写的序言中指出牛津英语大辞典将meme定义为:An element of a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 imitation(一种被认为是以诸如模仿等非基因方式进行传播的文化单位)。 他还引用模因论创始人之一的Susan Blackmore的话来说明模因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语言在meme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谈话促进了meme,所以大脑、语言和meme结成了一种三角关系,促使了meme和gene的共同进化(coevolution)” (见顾嘉祖2002)。 由于模因的进化手段之一是借助语言, 语言承传的机制则是语言模因。人们交际要说话,而话语中的意思和表达方式都是通过语言模仿而生成的,语言的交际过程就是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语言模因靠语言而演化,语言借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而发展。Francis Heylighen(1998)认为,模因(包括语言模因)的成功复制和传播有四个阶段 : 1)同化(Assimilation),指成功模因“感染”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这一过程。如果宿主不接受某条信息,那就说明该信息存在证据不足,相应的语言模因就难以被同化,难以进入宿主的大脑。 2)记忆(Retention),指模因在宿主的大脑中保留的时长,亦即Dawkins(2006)提到的模因长久性问题。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一段时间,在记忆里停留的时间越久,就越有机会通过宿主而得到传播。和同化一样,模因对记忆的依存是有选择性的,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要看内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复频率。这一特性说明:重复可以加强记忆。 3)表达(Expression),模因被传递前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这个过程称作“表达”。语言模因最明显的表达方式是演说;其它方式包括图片以及行为举止。表达不一定发生: 当模因宿主认为某种表达别人可能不感兴趣或想保留该秘密时,就不表达出来;当模因宿主深信某个信息相当重要,便广为表达,逢人必说。 4)传播(Transmission),主要指模因的传播方式。它需要凭借一些具有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或媒介以确保表达的内容得以成功传递。语言本身是模因,也是模因的载体。语言模因载体多种多样,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被复制,也可能被删除。如手稿可能被废弃,也可能被反复不断翻印;信号可能会因干扰而间断,也可能成功发送,让接收者普遍知晓。大众传媒出现之后,选择传播方式就成为模因特别是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关键。 以上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循环路径;选择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一些不够强势的模因会被淘汰出局。每阶段的模因存活率可以通过“模因适者生存率” (Meme fitness)的公式计算出来[2]。基于模因成功复制传播四阶段的特性,我们认为,语言的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老师教给学生的成语、俗语、名段、名篇等都是复制过来的,它们又在日常交往中不断复制和传播(何自然2005)。语言模因复制过程中的非机械性为语言的创新留出了的余地,而新词语在使用过程中的复制和传播又能衍生出新的模因变体。语言模因论能为语言教育教学问题提供思路,本文将以汉语教学为例来对此进行探讨。 二 模因论视角下的教学法 语言教学其实是传播语言模因的过程。教师帮助学生将要求掌握的模因进行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促使它们向长久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主张在语言教学中运用背诵、模仿、复习等教学方法,能提高同化和记忆的比值,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机、PPT、影音课件、网络、复印、flash图片等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增加语言模因被表达的次数和它们载体的数目。何自然(2005)就曾呼吁过语言教育界要重新审视和评价背诵、模仿和联想等传统教学方法;杜鹃(2006)用外语教学中的实例证实了这些教学法的作用。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这里从模因的适者生存视角来探讨汉语教学的方法。 2.1 背诵教学法 “书读而记,记而解,解而通,通而作”等古训为我们实施背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但在素质教学兴起的今天,中国教育界几千年来所提倡的背诵式教学模式往往被贴上“死记硬背”的标签而被抛弃,似乎背诵与创新水火不相容。抛弃背诵法,确实是教育界的一大遗憾:不习诵,基本的词汇、公式、句式、分子式都不记得,何来创新?创新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无中生有”,创新多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论而发展的。从模因论来看,我们大力提倡背诵:学习者要被语言模因成功同化,背诵是很重要的途径;熟诵的内容既可以以完全保真的模因基因型方式直接搬用,也可以以表现型的方式加以改装,熟诵有很强的使用辐射面积,能让学习者触类旁通,以点成片。经验证明,学生,尤其是外族语学生,通过背诵,的确掌握了很多只靠分析而无法获得的语言技巧。因此,运用背诵教学法可以很明显地提高上文提到的同化和记忆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把范文、经典句型、妙词妙语等圈点出来后,进行内容、文化背景知识、使用语境等方面的讲解后,再指导学生结合使用语境背诵,这样才能将背诵的知识得体地运用。背诵教学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促进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背诵可以更忠实地复制传播源语篇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重组成分构成新的模因,这一过程也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启发运用的能力,能帮助他们将学到手的各种语言表达手段成功地复制到交际中,提高他们的语言熟巧。 2.2语境教学法 背诵的东西必须最终得到运用,而语言的使用又离不开语境。这是说,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需要有合适的语境条件。语境教学法指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提供恰当的语境来加速语言模因在学生认知系统中的同化、记忆进程,并诱导他们将新仿造的模因表达出来,达到传播的效果。因此,语境教学法既可以用来指导语言知识的传授,也可以用来引导学生仿造新的“表达”。换言之,在语境教学法要求教师提供某种便于模因复制传播情景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结合情景将所学得的知识以仿造复制的方式“表达”出来,将死知识盘成活的交际能力。“表达”本质上也是在复制传播模因,只不过有它独特的“技巧”:既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根据语境要求提取记忆中的模因成分仿造组装成新的模因。 语境教学法的长处是它能引导学生将可仿造传递的模因信息赋予新的内容并展现出来,提高了模因在复制、传播阶段的存活率,保证了源语篇的信息尽可能多地存活下来,进而感染学生,让学生掌握新的表达。语境教学法的长处是能将要教授的模因信息较全面地展现出来,提高了表达和传播的手段和机会,也有利于同化和记忆的提高,保证了原版信息能尽可能多地存活下来,进而感染学生。 2.3 模仿教学法 模因的模仿、复制不总是原版的复印,它允许我们以相同形式去套用不同的内容或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同一结构而表示不同的语用意义。模仿教学法就是要学生依据范例或范文的格式、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甚至情节等来仿写或仿说。在仿制的过程中,有些模因保留了形式,内容被替换;而另外一些模因则保存着内容, 但以不同形式出现。例如让学生在学完一种应用文体之后,要求他们保持范文的整体框架,替换部分可仿造复制的内容另成新文;也可以在他们读完一个故事后,要求他们模仿结构但须改变内容,或者要求以其它的形式来改写故事情节、内容。模仿法能迅速和高效率地传达教学内容,能提高模因在仿造复制阶段的模因存活率,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模仿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教授每一种写作技巧或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都会给学生念范文;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之后,又会把其中写得好的文章拿出来在全班甚至全年级学生中传阅。这其实就是在鼓励学生模仿,而学生也乐意模仿。可以说,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从婴幼儿时期似乎就具有这种本能了。在教学中引入模仿,就是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恰当地仿造、复制和传播优良模因,避免闹笑话。下面例子出自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日志[3]: (1) 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这个"青翠欲滴"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这个例子说明:一方面,教师的模仿教学法很有成效——在他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对“青翠欲滴”这个成语疯狂模仿;但另一方面,在采用模仿教学法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用于适宜的语境,不要盲目模仿,否则会使语言表达得不伦不类。 此外,我们在语言教育中也可以拓宽语言教学的表达手段的范围,譬如,除了规范的文字,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使用时兴的网络语言,更新语言模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这点,有的地区、城市已经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有所体现。据报载[4]: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最近就收编了北师大岑运强教授的《新鲜的网络语言》一文,对:-)和:-( 等网络符号进行了介绍。编者们还更新了过时的语篇:将金庸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取代了《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取代了《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取代了《孔雀东南飞》,等等。这也正体现语言模因生命周期在传播时效方面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三 模因论与汉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大基本技能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汉语教学也不例外。这五大技能与词汇、句段、篇章以及修辞等层面发生着紧密联系,而这些层面都可能出现语言模因现象(何自然2005)。据此,语言教学大致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下称“模因教学三步法”): 第一步:从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中考察教学内容,找出它们在结构和内容上的特征,整理集结成一个模因链,串起来教; 第二步:采用相应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 第三步:推进它们向具有长久性、多产性和高保真性的成功模因的方面发展。 3.1 语言模因与听读技能 听、读是输入性技能,是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功,当然也是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从模因论的观点来看,听、读是大面积同化、记忆模因,有助于加速语言模因的同化和记忆过程。听、读技能的教授也有一定讲究,否则学生容易听时“稀里糊涂,没法入心”,读时“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导致说时“辞不达意,力不从心”。俗语所说的 “耳熟能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都反映了听读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这里结合例子加以说明。例如带多音字“乐”的一组词语的不同读音: (2) 快乐 音乐 欢乐 交响乐 俱乐部 乐团 娱乐 乐队 乐观 乐器 乐园 乐曲 乐趣 声乐 乐于 民乐 游乐 乐章 乐意 乐坛 享乐 乐谱 以……为乐 乐师 乐此不疲 乐手 多音字是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但我们不妨采用上述提到的模因教学三步法,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下这组词语在结构上的内容或构造。他们会发现这两种读音尽管不存在结构差异,但依据他们比较熟悉的“快乐(lè)”和“音乐(yuè)”,让他们按词义进行整理、归类: (2)a 快乐(lè) 欢乐 俱乐部 娱乐 乐观 乐园 乐趣 乐于 游乐 乐意 享乐 以……为乐 乐此不疲 (2)b 音乐(yuè) 交响乐 乐团 乐队 乐器 乐曲 声乐 民乐 乐章 乐坛 乐谱 乐师 乐手 根据李如龙、吴茗(2005)的发现——(lè)音统率下的“快乐”、“欢乐”、“娱乐”、“乐观”等使用频率较高,词义都与“快乐”有关;(yuè)音统率下的“音乐”、“交响乐”、“乐团”、“乐队”、“乐器”、“乐曲”等使用频率较高,词义都和“音乐”有关。我们可以将“快乐”和“音乐”组的其它词语中的“乐”看作是分别对这两个词中“乐”的复制。根据这一归纳,我们可以将它们反复大声朗读,加深记忆;在听的时候留意它们出现的语境以及同现的词语等;经常在合适的语境准确说出来,延长它们在脑海中保留的时间。 3.2 语言模因与写作技能 尽管不屑“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说法,但是对“移花接木法”、“旧瓶新酒法”等写作方法大家并不陌生,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写作中用到的词汇、句式甚至篇章结构都存在模因复制的迹象,学生们常用的《写作佳句集锦》或类似书籍无非是收集众多语言模因的模因库。况且,恰当引用名篇名句来增添文采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模因基因型传播方式说明在写作时要善于引用成语、典故、熟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名言、名句等语言精华要素。例如: (3)我不知道,当我面临巨大困难或者生存危机时,我能不能表现出小狮子那样的勇敢与坚韧。当有人令我身陷困境无法自拔时,我能不能表现出小狮子那样的大度和宽宏。当有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我奉献一切时,我能不能像小狮子那样义无反顾。 …… 那年、那月、那狗,是我心中永远的情结。(——张蕾《那年那月那狗》) 上例选自一本对外汉语综合教程教材,其中的“当……时,能不能……”、“那……那……那……”修辞手法来看是运用了排比法,但同时也是一个语言模因,以此为源结构,学生可以在基本形式不变的框架内根据写作任务随时改用适当词语,按照不同语境和交际意图复制出成千上万的变体,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如: (4)当被人误解时,我们能不能保持心平气和?当别人身处困境时,我们能不能伸出自己的手?当去苛求别人时,我们能不能先检讨一下自己?……(——某学生《宽容》) (5)那山、那水、那人,是我一辈子的惦念。…… (——某学生《乡情》) 在传播、表达这些模因前,学生应完成它们的同化、记忆过程。这项任务对本族语学生而言并不是太难。但对于外族语学生来说,教师还须讲解使用的语境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使用得体。写作过程其实就是模因以基因型和表现型复制传播的过程,也是将成功模因同化、记忆、表达并传播的过程。 3.3 语言模因与翻译技能 将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究首推 Chesterman (1996,1997)。据何自然(2005)和马萧(2005)的介绍,Chesterman所提出的“翻译模因论”将翻译理论进化(即理论的更迭和演变)过程看作是“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翻译模因库中的成功“翻译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也有所创新以永葆生命力。“翻译模因”指与翻译实践和理论相关的模式、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这里试举两例: (6)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 译文:Moonlight cascaded like water over the lotus leaves and flowers. Light white mist floating up from the pool, making the leaves and flowers seem washed in milk or caught in a gauzy dream.(——佚名) (7)Gray peace pervaded the wilderness-ringed Argentia Bay in Newfoundland, where the American ships anchored to wait the arrival of Winston Churchill. Haze and mist blended all into gray: gray water, gray sky, gray air, gray hills with a tint if green. (The Winds of War by Herman Wouk) 译文:灰色的宁静笼罩着四周一片荒凉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美国的舰只停泊在这里等候着温斯特·丘吉尔的到来。薄雾和霭霾把一切都融合成了灰色:灰色的海水,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空气,和带着一抹淡绿的灰色的山岗。(——佚名) 从模因论的翻译观来看,这两例都是较为成功的译文:不仅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还较好地传播了原文的意境,很能感染受众。模因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是将源语模因以译文为表达方式向目标语模因传播的过程。原文是承载原作者思想和文化背景的模因综合体,译者要将它们翻译出来,首先必须解读源语模因并被其感染, 成为这些模因的宿主,再用目标语对源语模因进行重新编码, 以另一种载体传播源语模因。而这两个例子都较好地兼顾了这几个方面,因而是较为成功的。 因此,成功的翻译过程应是:模因的新载体能使新的宿主通过转换过的语言, 成功解码这些模因, 使源语模因由此得到传播(尹丕安,2006)。这对提高翻译技能很有帮助,例如翻译诗歌可以根据创作的年代、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翻译小说则可以联想目标语语言大师所用的语言结构;在翻译日常和科技语篇时也可以借鉴目的语的用法。 四 结束语 模因论的生存发展阶段和成功模因的特点为我们教授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路向。汉语教学中五种技能的教授和训练都是帮助学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语言模因的过程。语言模因经过学生们以口、笔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后,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又可以起到仿造复制的作用,使更多个体获得接受、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机会。这个过程既能强化了模因的长久性、多产性,提高了保真度,又能促进模因的分化,产生新的模因复合体。随着模因理论研究的深入,它将给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和语言使用带来更多的启发。 参考文献 戴浩一 2002 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当代语言学》第1期。 杜 鹃 2006 模因论——唤醒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黑龙江高教研究》第4期。 顾嘉祖 2002《语言与文化(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第6期。 李如龙、吴茗2005略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两个原则,《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马 萧 2005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 尹丕安 2006 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Heylighen, Francis. 1998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 in R. Jean, (eds.) Proceedings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423-418. de Cybernétique, Namur. Dawkins, R. 2006 The Selfish Gen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Oxford: OUP. Chesterman, A. 1996 Teaching translation theory: the significance of memes, in C. Dollerup & V. Appel (eds.)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308-345.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hesterman, A. 1997 Memes of Transl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On CL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in CL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actually a process which enables them to assimilate, preserve, express and transmit the linguistic memes. By way of memes transmission, the CLT helps the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 about the language phenomena, so that they are able to keep them in the mind, just like language memes that have the property of longevity, productivity and fidelity. To achieve such effects in CLT, teachers may adopt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reinforce practice in language use, storing and preserving language memes in the mind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memetics; linguistic memes; CLT; teaching methods (李捷 5102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何自然 5104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作者感谢《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及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1] 该书1976年首次出版,1989年发行第二版,2006年发行30周年纪念版。这里引用的是2006年纪念版。 [2] Heylighen(1998)提出,一个模因(m)的总的存活率可以表示为F(m) 即Meme fitness,它是t时段时的模因平均数除以上一阶段或上一代(t – 1代)的模因平均数所得的商。若令A=assimilation, R=retention, E=expression,T= transmission,则每个阶段的存活率可以简单表示为:F(m) = A(m) . R(m) . E(m) . T(m),这里A表示被同化了的宿主所接触的模因载体或独立发现的模因比例,R表示在在记忆中保留的同化了的模因比例,因此,A <= 1, R <= 1。 E指被保留的模因被宿主表达的次数, T 指传播给潜在新宿主的“表达”有形体的复制数目。不像A和R, E 和T 都没有上限,尽管E 比T 可能更受限制。显然,只要A, R, E, T四个数目中一个为0,F 立刻归0。从中可知:一个得以复制的模因必须成功通过这四关中的每一关;对于成功模因而言(即F > 1时),必然是E > 1 或 T > 1。 [3]摘自http://www.blogcn.com/user39/jibril/blog/20843197.html,2007年8月23日。 [4]详见《广州日报》,2007年8月17日A3版。 引用本文: 李捷,何自然. 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05):21-27.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从“打的”看语言模因的生存与演变
- 下一篇: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