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艺谭 >

以影像求知 以分享求和


    关键词:中国节日影像志
    我国各地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为传承优秀节日文化、延续文明记忆,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发起实施“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旨在通过高质量影音技术来记录和展现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节日文化内容。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名专家学者及摄制人员参与480多个子课题的调查、拍摄和研究,是我国第一次系统进行传统节日拍摄记录的重大研究工程。
    “中国节日影像志”自2010年底启动以来,已立项拍摄180多个节日,预计将积累超过4000小时的一手影像资源。当前项目成果已40余次入围国内外专业影展、活动,并获得相关奖项,不仅为国家积累了优质的文化资源,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10年的调查和实践,“中国节日影像志”的研究团队和工作在探索中呈现出了三大特点。
    跨学科参与和多维度思考
    作为文化记忆重要载体的节日民俗,具有地域性、民间性、民族性等多重特征。对节日文化进行影像记录,需要以长期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在节日前、中、后对相应文化事项和其社会自然环境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而不能仅仅依托于简单短期的影视技巧,这对拍摄、研究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研究工作中,“中国节日影像志”强调跨学科参与和多维度思考方式,参与人员涵盖影视、人文、社科等研究领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3种类型的研究团队。第一类是以文化调查为主的专家团队,统筹影像摄制队伍进行拍摄。如由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负责的“水族卯节”项目,在前期调查时,张小军指导人类学专业的博士生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完成了水族卯节的调查报告和论文,随后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雷建军教授及其摄制团队进行拍摄,完成了研究性的章回式结构影片。第二类是以影像摄制为主的团队,依托民俗专家进行拍摄。如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仲星明教授负责的“彝族赛装节”项目,在拍摄中得到了楚雄师范学院彝族专家杨甫旺的全力支持。杨甫旺不仅事先完成了对彝族赛装节的文本研究,还因对当地村落、人群都非常熟悉,使得项目组在田野点选择、语言沟通、人物线索找寻等方面事半功倍。第三类是项目负责人为兼具文化研究和影音摄制能力的影视人类学者,如北京大学蔡华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刘湘晨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蔡华长期保持对摩梭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其有关摩梭研究的著述和纪录片成就享誉国际,因此他负责的“摩梭人转山节”影像志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影视表达的结合。集纪录片导演、作家、学者为一身的刘湘晨,在开展节日影像志拍摄过程中,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了将近一年的田野调查,以其对文化研究的敏锐洞察力、专业的摄制技术、长期的田野投入完成了高品质的影像志作品。他拍摄的“柯尔克孜族古尔邦节”“塔吉克族皮里克节”“蒙古族祖鲁节”等数部影片是“中国节日影像志”的典范式作品。
    个案式拍摄与多层次记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乡村社会中的节日文化具备多样化的特点。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即使是同一民族或同一地区,其节日形式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深度挖掘节日文化内核,“中国节日影像志”注重个案式的深入调查,尤其强调要在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进行深入调查拍摄。
    为进行节日个案的深入研究,“中国节日影像志”开展了多类型、多层次的拍摄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实现对历史和现实的还原。例如,摄制团队在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对“苗族姊妹节”进行了4年的连续跟踪拍摄:第一年,首先进行节日环节的完整记录,并组织民俗、舞蹈、音乐、服饰专家对相关文化事项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第二年,以两个生活环境反差明显的苗族女性为线索,重点进行了节日中的人物拍摄;第三年,在节日中重点对组织者、不同年龄层人群进行拍摄,并尝试进行了历史溯源;第四年,为拍摄对象放映影片,完成回访记录。团队通过4年的拍摄比较,记录“苗族姊妹节”的现实和变迁。又如,在“哈尼族昂玛突节”“苗族新禾节”的拍摄中,专业学术团队和村民同时分别进行拍摄记录,通过外部和内部的双重记录视角,深度勾画节日样貌。
    在记录方式上,“中国节日影像志”还特别注重将在地追踪具体的人物或家庭活动贯穿于节日过程,展现节日样态。这样的拍摄方式不仅有利于形成清楚的叙事线索,还能深度展现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如“苗年”影像志,正是以一个苗族家庭如何过苗年作为影片线索,通过呈现家庭成员的节日互动,逐渐扩展到村落节日状态的展现。此外,还有一种拍摄类型是深度记录节日中的某一重要文化事项,通过节日中的特殊性展现节日的不同面向。如“河南灵宝骂社火”影像志,通过详细记录春节期间举行的诙谐热烈的“骂”社火活动,充分展现了河南省灵宝市的两个村庄的节日狂欢和文化秩序。
    社会参与和社会分享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节日影像志”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除了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影视制作机构、纪录片工作者都参与了拍摄、记录、传播的过程。目前,“中国节日影像志”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布点拍摄,并结合乡村、城市的不同类型进行拍摄记录。在完成影片拍摄后,相关的少数民族学者、民族研究学会、宗教协会亦参与提出意见,从而使影像志作品更具权威性。
    同时,“中国节日影像志”还先后在云南、山东、四川、北京等地建立节日研究平台,形成了专门的节日研究网络。以云南大学为例,该校建立的“中国节日文化云南大学研究基地”,带动了云南当地对节日的广泛记录、研究和传播。山东大学建设的“中国节日文化山东大学研究基地”,创办了《节日研究》刊物,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学术观点发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中国节日影像志”正在进行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力争尽早实现节日影音资料的有序管理和发布,并最终实现社会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可持续利用。
    在影视拍摄中,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场景出发或者从不同的剪辑结构出发,都会获得不同的影像结果,这些“不同”最终构成我们认识事物的多重角度。在节日影像志的摄制过程中,这些“不同”得到珍惜和尊重,因为这些终将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世界。
    通过不同时空、不同团队、不同视角去捕捉不同影像,进而获得新知,记忆历史,正是“中国节日影像志”工作者的实践方式。最终,我们期待通过学术理念和影像资源的共享交流,达成文化自知和相互的理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