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应用 >

译即“阐”“释”:许国璋先生翻译思想探微


    【摘要】本文梳理并重新审视许国璋翻译思想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认为,“阐译”和“释译”是许国璋翻译思想的主体,二者各有侧重:前者重语义隐显转换,后者重源语形式的消解与译语文本重构,强调译语文本形式相对自由;二者皆与许国璋的语言观紧密关联,也都以实现跨文化顺畅交流为目的。研究指出,语言编码特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且为某一语言社团共享,故社会/文化意义能以缺省状态存在于语言中。这一属性会在跨语言交流时导致意义空缺或文化空缺,造成理解困难。许国璋倡导“阐译”和“释译”旨在弥补这种意义空缺。本文还指出,许国璋翻译思想与当代译论中的许多观点契合,它旨在突出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对当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作者】秦洪武[1] 王雪敏[1]
    【作者单位】[1]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期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
    【关 键 词】许国璋 阐译 释译 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项目编号:10&ZD127)的研究成果.
     
    引言
    从文本转换角度谈翻译,论者多关注“换易之法”,不尚玄思,务求实用;从社会行为角度看翻译,借重哲学、社会学、文化和诗学等多样视角,论者常有新见。在人们往来于源语、译语间苦寻高妙译法之时,Steiner 一语发聩,径接质疑长期被视为当然的可译性问题:“译者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大量的经验数据,还有哲学和心理学的沉思:语言间真正的意义转换是否可能发生?”(Steiner,1998:114)。在人们视译文易解、易读为天经地义时,Venuti(2008:182~183)却一反众向,力主异化,否定旨在消弭文化差异的归化。同样,在中国,当译界聚焦引介和借鉴之道时,许国璋则把视点投至翻译的文化使命,强调“使中国文化中的珍宝为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从而为世界文化增添光彩……”,并指出翻译要追求艺术之美,通过阐译、释译再现源语之“味”,一种命题意义之外的“趣味与情感”(许国璋,1991:333)。在全球化飞速推进、文化交融日渐加深的今天,许国璋先生译学灼见对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有着特殊的启发意义。
    许国璋先生的译论和译作主要收录于《许国璋论语言》,部分出现在王佐良等主编的《英美文学名篇选注》中(柯飞,1991)。自初版至今,散见于上述论著中的译文译论常读常新,历久弥醇。
    一、许国璋翻译理论
    许国璋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目的、翻译本质与翻译策略,对此较为全面的总结见郑延国(2001)。许国璋认为,“翻译目的,在于便利不懂外文之读者,如不懂外文之读者读之不懂,翻译者不能说尽到责任。”许国璋(1991:248)认为翻译就是换易言语,自然要求文本对等;但许国璋并不止步于此,他更进一步,强调翻译的根本目的为沟通以使相解。显然,许国璋先生已将文化差异和接受视野一并纳入翻译评估范围。至少在提出之时,这是中国翻译理论在传播意义上的一次飞跃。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许国璋(1991:273)直接跳脱词典意义与语法范畴来理解翻译对等,提出“阐译”,辅以“释译”,并践行这一翻译思想。如,anarchy 不译“无政府”,而译“诸侯纷争”,这是阐译。再如,fame and beauty,不译“名声和美”,而译文艺复兴时期之特殊含义“享盛誉于邦国,创文艺之美”,此为释译(详见第二节的论述)。
    这两个彼此兼容而又可区分的翻译策略既令人瞩目,又令人疑惑。我们对其重新审视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两个策略虽可以区分,但界限过于模糊,需要进一步梳理;其次,明确区分这两个策略有助于规范包括外译在内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行为,有助于探寻有效的传播方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