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亦师亦友贾平凹


    得知贾平凹应邀来镇巴采风,并参加当地文学活动的消息,我提前半天赶到恭候光临。
    7月的镇巴,空气清新,山谷幽深,宛如掩映在巴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在泾洋河边的绿叶宾馆,我与平凹老师的客房相邻而居。
    今年2月,我到西安参加省作协召开的理事会议。早餐时,平凹老师正巧随后入坐在我们这一桌,且与我相邻。同桌纷纷热情地招呼他,问候他。见到他碗里只有一小块馍,几掇小菜,都关切地说他吃得太少。他说自己一般不吃早点,中午饭吃得好些。大家就关心起他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闲聊中,我顺便邀请他最近到汉中看看。他用缓缓的关中话说:想去哩,就是忙,走不出去。他感叹道:“好多年没去汉中了。汉中是个好地方,以后有机会再去吧!”出于尊重,我没有过分执意地邀请他。没想到,才过了四五个月,我们就在汉中镇巴县见面了。他笑笑说,镇巴的作家刘德寿好多次邀请,盛情得没法推辞,就来哩。
    与平凹老师相识20多年,在我心里,他是良师,更如兄长。与他的交流,我总是得到许多启发与收获。
    1993年6月10日,在西安人民大厦召开的省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时我以《陕西日报》实习记者的身份见到参会的平凹老师。在平凹老师客房里,我请他签名,他为我题写了“穷极物理”,并对我说,搞文学的人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就是要比常人更深透一些。
    为此我受益匪浅,心存感激。应当说,平凹老师把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文学创作的真谛,用高度凝练的极简文字传授给了我,教我如何深入生活,洞察社会。
    2004年5月下旬,全国散文期刊第四届联席会议在留坝县召开,我参加活动采访。一天晚饭后,在留坝宾馆客房里,平凹老师一边抽着烟,一边缓缓地聊起正在写作的长篇小说《秦腔》。当时书名还没有确定,他谈到正在创作一个关于家乡棣花镇的故事。他一支支抽着烟,讲述着一些情节,长久地沉浸在故事中,我听出了他对这部作品的深情投入。凭直觉,我预感这将是一部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就提出想通过新华社提前发一条消息。他笑笑,劝阻了我,说一般不愿意过早地宣传,等书出了再说。我尊重他的意思,了解他性格内向沉稳,埋头写作,不喜张扬。
    交流结束时,请他给我题写句话留念。我说到10年前得到过题写的“穷极物理”。他爽快答应,略作思考说:最近我很喜欢一个词,写给你。他在我的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了“静水深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词,很是喜欢。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宽阔的河流缓缓流动,波浪不惊,岸边的参天古木,见证着河流的历史与悠远。仿佛天地宇宙,自然人生,都缩影在这深水静流的意象中……
    一年后,《秦腔》出版,美誉如潮,引起轰动。再之后,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秦腔》荣居榜首。此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平凹老师说他喜欢“静水深流”的含意。这个词,他题写给了我,也让我从中体悟到成大事者做人处世,大气沉稳的风范。
    平凹老师在镇巴采风时参加了刘德寿散文作品研讨会,他面对当地的作家,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许多创作体会。他觉得,作家一生都纠缠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中。有时“写什么”强调多一些,有时“怎么写”又强调多一些。故乡、家园、土地、风情、人物、生活环境,各色题材作家们都在写,但是用什么眼光、角度、情绪去写,采取什么方式去写,就反映出作家的见识高低、胸襟大小和技术的强和弱了。“比如写激动,不是让自己激动,而是要让大家都激动;你自己在自家门口栽了许多花是属于你的,路边的人看见这么多花闻到了花香,这花就是大家的;如坐车到哪去,早晨八九点你饥饿了要叫停车,没人响应,到了12点大家都饥饿了,你一说大家都响应,因为写出了大家的饥饿,就有认同感了。这是每个作家都在探索追求的东西,也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他说道。
    这次在镇巴,我又请平凹老师给我题写点什么,他说,你刚到汉中文联这个新的工作岗位,就写“万象更新”吧。我想,平凹老师题写的“万象更新”,不仅是给我的,也是对汉中文学艺术事业的美好祝愿。
    之后,我还请他为文联即将开通的微信平台“汉中文苑”题词。他欣然写下了:祝贺汉中市文联公众微信平台汉中文苑开通。平凹老师的贺词,在首期“汉中文苑”发出,成为特别醒目的内容。
    写此文章作为友情的记录,也是向平凹老师表达深深的感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