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近十年文化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反思(4)


    (三)称谓文化研究 
    著作主要有:徐琳的《<祖堂集>佛教称谓词语研究》、胡剑波的《冒犯称谓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王琪的《上古汉语称谓研究》(中华书局,2008),胡士云的《汉语亲属称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刘宏丽的《明清敬谦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现代汉语敬谦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在词典方面,吉常宏主编了《汉语称谓大词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这本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部汉语称谓工具书,在释义的准确性、释义的体制与用法诸方面也比同类称谓词典更为优越;洪成玉的《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增补本)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和汉语词汇研究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堪称精品;温端政、温朔雁共同编写了《敬谦语小词典》(语文出版社,2002),对谦敬语研究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人名、地名文化研究 
    人名、地名等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通过对人名、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可以探求出文化与人名、地名之间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均大有裨益。本时期研究人名文化的著作主要有:张惠英的《语言与姓名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王建华的《人名文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主持编纂《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林善珂主编的《客家地名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谭汝为的《天津地名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等等。 
    (五)汉民族思维方式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研究 
    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很大。申小龙[9]认为,由于汉语与欧洲语言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精神面貌”,真正的汉语语法应该以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的特殊规律为主体,同时也反映人类语言的某些共同规律。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汉语的思维、表达和语法与欧洲语言的基本对立表现为灵活与精确、综合与分析、具象与抽象、动态与静态的基本对立。在其著作《汉语语法学:一种文化的结构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申小龙又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六)数字文化研究 
    数字不属于数学的独立王国。把数字当作特殊的文化语言,有助于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方面的论著主要有:吴义方、吴卸耀编著的《数字文化趣谈》(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主要论文有:周双的《中英文数字习语的文化背景比较》[10]从文化背景比较的角度指出,数字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数字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数字习语更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历史色彩和地方色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