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李华英:经堂里走出的翻译家(7)


    4.
    “我的视力仅有0.1,但仍要报当年的师生情”
    李华英几乎没有白发,皱纹也少,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底气很足,乍一看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交谈久了就会发现,老人的目光是游离的,仿佛若有所思,拿东西的时候手也会颤抖。“我的视力只有0.1了,”老人说,“做了四十多年文字工作,大夫说可能和年轻时用眼过度有关。”
    谈话过程中,老人不时起身去书房,捧回一摞摞文字或是照片资料。没有放大镜,看不清具体的文字,但老人总能准确地一下翻到要找的那一页,然后指着某一段说:“念念它,这是我当时写的。”随着我的朗读,老人眼睛看着窗外,很自然地接着背诵下去——所有这些,都已经深深刻在了心里。
    粗略一算,四十多年来,李华英完成的翻译作品已经超过800万字,写过的文章更是难以计数。说话间,老人去书房捧回了一大摞厚厚的手稿,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细细摩挲着那泛黄的纸页,上面一行行整齐娟秀的阿拉伯文铅笔字,像是用尺子比着写出来的。“你看,阿拉伯文是从右向左写的。”李华英说。“阿拉伯文和维吾尔文有区别吗?”我问。“不一样的,维吾尔文只是用了阿文的字母而已。”
    如今,虽然视力孱弱,年过八旬的李华英还在为每年的工作做着计划,“去年完成了5件事,今年要做3件,包括要把庞士谦年谱整理出来,我总想着,趁我现在还能做点事,一定要报当年的师生之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