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周有光为何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2)


    周有光是长子,在家中排行第六(后庶母又生一子,即周凤樵)。
    1923年,周有光考入圣约翰大学,在当时“比考状元还难”。两件事给周有光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报名需照片,可家乡照相师傅不知怎么打领带、领结,结果给周有光打上领带,又在上面结了一个领结。
    二是报到时,周有光领到学籍卡,上面有他姓名的罗马字母拼音,圣约翰总务部依此管理,效率奇高、“好得不得了”。故从大学一年级起,周有光对语言产生兴趣。
    1925年“五卅惨案”时,校方不许学生出校游行,引发“离校事件”,整个中文部均离开,周有光也在其中。南洋公学为支持爱国举动,给离校老师、同学办了光华大学,两年后,周有光毕业,后在各校任教,并入银行工作。
    在此期间,周有光参与了拉丁化运动。
    拉丁化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十月革命后,苏联掀起了一个被列宁称为“东方伟大的革命”的文字拉丁化运动,在此影响下,瞿秋白、吴玉章、萧三等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字拉丁化。
    昙花一现的拉丁化运动
    1929年10月,瞿秋白在苏联学者的帮助下,写成《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1931年5月,进一步扩展成“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并在9月的海参崴“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
    该方案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被称为“北拉”,当时上海另有以上海方言为基础的拉丁化方案,二者各行其是。为此周有光写了一些文章。此前各国拼音方案均以方言为基础,周有光认为中国方言太多,应先统一语音,否则拉丁化后,可能使各地人互相看不懂对方文字。周自认是语言学外行,不敢用本名发表这些文章,便起了个假名“周有光”,他的观点深得语言学家陈望道赞同。
    1933年4月,周有光与张允和在上海结婚,周的父亲未参加婚礼,婚后二人赴日留学。据周有光晚年说,结婚时,他的妈妈曾偷偷给周算了一个命,算命先生说周只能活到35岁。周有光年轻时身体不好,容易生病,且有一段时间患肺结核,还有忧郁症。
    周有光从不刻意养生,但陈效师先生透露,周每日必服维生素E,并对陈说:别的维生素可以不吃,维生素E每天都得吃。
    1935年12月,蔡元培、柳亚子、鲁迅、郭沫若、茅盾等688人联名提出《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称:“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民众,组织起来解决困难……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这种新文字,现在已经出现了。”后因抗战,拉丁化运动转向低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