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年度流行语的九年之变(2)


    不少学者表示,网络时代的兴起,为原本具有更多个性化色彩的流行语提供了宽松便捷的传播平台,导致部分流行语在非理性传播过程中,脱离原有功能和意义,向恶俗化和糟粕化方向发展。尤其一些缺少文化底蕴和价值含量的“快餐式”流行语以恶搞主流为目标,对经典文化产生消解和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力丹认为,流行语特别是网络流行语是公众态度和情绪的某种反映,本身有积极价值,但不能忽视其非理性和“暴力性”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因为网络流行语更多体现“后现代的多元、狂欢、权威消解、道德虚无等文化内涵”。
    在公益文化学者姜宝看来,快餐式网络文化心态主导下的流行语,不仅没有太多深意,缺少传统文化根基,难有持续生命力,长期发展可能助长肤浅和庸俗文化盛行,对经典文化造成某种戕害。
    网络多元文化呼唤引导规范
    不同时期流行语映射出时代特色和国民心态,也表达出公众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情绪。相当一部分流行语反映出本年度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政策导向和热点事件,体现主流文化价值观。
    从“中国梦”“新常态”到“获得感”“供给侧”,从“互联网+”“顶层设计”到“工匠精神”“创客”,从“接地气”到“打虎拍蝇”,一批批政治和经济生态中的主流文化词汇演变为大众生活流行语。与此同时,“躲猫猫”“被就业”“钓鱼”“最美”“我反正信了”等流行语则由当年热点事件演化而成。
    上述流行语代表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与网络语言特有的多元文化及“解构”经典的理念存在某种潜在博弈和冲突。这是因为网络语言具有“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特点,蕴含多元文化价值观,其本身对于传统知识精英主导的公共话语空间是一种“突破”。陈力丹认为,官方话语代表的主流价值的语言规范,与多元社会价值观的话语存在矛盾,网络为这种矛盾呈现提供了平台。于是大众文化和官方话语的博弈通过“网络流行语”这一介质体现出来。
    需要警惕的是,网络流行语在宣泄某种社会情绪时,使参与者很易找到一种群体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在虚拟环境中若得不到引导和约束,易引发“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语言暴力”,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产生伤害,尤其对青少年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将带来负面影响。
    郭簃认为,类似“骚年”、“逗比”等网络流行语带有明显叛逆、自嘲、污损等亚文化色彩,极易影响青少年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养成,若不能及时引导和规范,将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及传统经典文化积淀与进化。
    姜宝称,建立网络多元文化底线伦理的共识和监督机制很必要,无论公民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提升媒介素养,促进网络流行语遵守底线伦理,发挥正向价值。 (责任编辑:admin)